《微言诗观》
文/ 何拦伟
有人说,百姓喜欢的,浅近隽永的诗歌才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也有人说:文艺发展就应该多元化,百花齐放,忠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诗的根本。
那么,当代诗歌创作应走亲民之路,力求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还是应该兼收并蓄?或者应该成为百姓理解的精英文学,保持诗歌的神秘感?对所谓“诗人写诗诗人看”的尴尬局面我们又该如何打破?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白诗歌为何而作?不瞒各位,我写诗歌的初衷开始也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乐苦闷,然而写的时间久了,才渐渐发现,如果没有一颗观察之心,一颗忘我知他的奉献之心,一味的抒己之情难免就会陷入无病呻吟的境界。当我一个人关起门来在诗歌的海洋中埋头苦游时,我的文字逐渐变得越来越干涩,没有温度,没有意义,更谈不上拥有灵魂。
有人说诗歌自古以来就是少数精英们的权利,然而我认为以往的诗歌也并非都是神秘不可触碰的,那些比较难懂的意象诗,大多都是带着批判的目的,为了明哲保身,诗人们才会大量地采用意象,让人可猜又不可明意。而那些真正为了人民大众而写的,歌颂美好的诗歌,古往今来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所以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你的诗歌为谁而写,决定了诗的读者将由哪些人构成。我不敢把自己说得有多么高尚,但我敢说我写诗绝不只是为了卖弄那一点点卑微的文采,也绝不是为了向身边的人们发出摇尾乞怜的哭声。我之所以会拿起笔来,就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世上,存在一些很多人看不到,或者看到了却选择忽略的事物,我要用文字把它说出来,而这也就决定了我的诗歌将从大众中来,并且为大众服务。我一度认为想要发挥诗歌引领读者、启迪读者的作用,那么诗歌便应该以浅显易懂的白话诗为主。
有人说诗歌是靠天赋的,没有天赋写什么诗。也有人说后天的学习更重要一点,天赋是用汗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我看来,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窗口。先天的条件只是因为自己本身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万物之美,发现那些粗糙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而后天的学习,大多都是靠自己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借别人的眼睛来学会观察,从而练就自己的一颗“诗心”。但是一个人写诗,无论先天还是后天,只要不断的去思考去借鉴,去尝试去反省,最终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诗路。
一首好诗,出发点,内容,形式都要好,缺一不可。有人说我们写不出让人共鸣的诗歌是因为能力不足,和出发点没关系。在这里我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但我写的东西有些时候的确可以引起共鸣,这不是因为我写的内容有多么多么好,也不是因为我作品的形式有多么新颖独特,一首诗之所以可以让人觉得说到了心坎里,那是因为我从开始就是抱着为他人而作的目的去写的。
有人说,写自己的诗就行了,何必关心别人怎么活,怎么想。对于这样的话,我可以理解但绝不赞成。我能理解的是他的简单、豁达,世间走一遭,众生是众生,他是他,万物与他又有何干。而让我反对的是,如果一个诗人连众生之苦乐都丝毫不关心,可想而知,终有一天他会面临江郎才尽的危险。
能够借诗歌来记载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我想作为一个90后的见证者,我的价值也算是体现出来了。但我今天还是想说:无论别人如何向生活妥协,我的诗里都绝不会出现向命运低头的任何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