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灵鹰
【小仙写作价值变现IP圈2.12】2.18复盘
【3个收获】
1.输出倒逼输入。
以写作之眼观察和拥抱这个丰富多彩世界,
见过的人、事、物,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万事万物皆为输入,皆为我用。
2.定向定时定点定量写。
小仙老师的60分钟千字文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参考,2小时1500字的文章,被打扰7次,会变成5小时,甚至更多。
写作是一个需要深度专注的活儿。
大脑不断重启,不断切换项目,导致启动的时间变长,且会养成不专注的习惯。
如果是简单记录性写作,倒可以随意一些,饭后茶余十分钟搞定。如果是专业类写作,或者你要出一本书,那么固定节奏,比如每天早起,把手机放下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给自己一个不受干扰的时间段,认认真真写作1小时,效率就远远大于吃饭之余写上一小段,高质量的写作离不开深度思考,离不开强大的逻辑,这些都需要专注力。
而且固定一个时间段写作,也更容易进入心流,找到写作的感觉。
我想鲁迅先生曾经几乎从不消遣娱乐,一切找他闲扯之人,都会被讥讽,不交友不娱乐,也是基于他的写作本身,需要尽可能屏蔽碎片化时间,腾出成块时刻来深度思考,来写作。
至少对于大多数普通写作者来说,定向定时定点定量写,保持一个的固定节奏,投入到写作中来,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3.刻意训练思考速度。
如果你足够多的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了那件任务。——《刻意练习》
毛泽东年少求学时,为使学习情绪不受外界干扰,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以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认真投入、专心致志。
写作也是如此,刚刚说到定向定时定点定量写,前期我们最好能给自己创造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保持专注力,刻意深度思考,打通思维逻辑,更容易找到心流的感觉。
而毛泽东则是更高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在喧嚣中岿然不动地进行深度思考和写作,那就太了不起啦!
当然到了后期,思考和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神经元用途会发生改变,在茶余饭后碎片化时间的写作中,记录的也可以是深度的观点、灵感,因为我们通过刻意练习写作,觉察力、洞察力不一样了。
【1个行动】小仙老师的千字文游戏,值得好好练习。话不多说,先来个100次刻意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