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说完,旋转身去,一手撩衣,一手执扇,一阵风地从人弄堂中窜了出去,泼开两腿往外而去。不一会儿,人影全无。
夏侯惇被徐庶骂的七荤八素,头昏眼花,气的口中连连吼叫。他突然从椅子上直窜了起来,一只手将腰中悬挂着的宝剑抽出了半口,手提甲栏裙,从门槛里面跳到了天井之中,准备追赶上去将徐庶一剑刺死。
其实,元直早已出了将军府的大门,早已赶不上他了。两旁文武,要紧拥上前来将夏侯惇拦住,对他说:“都督且慢。都督且慢。”
夏侯惇:“请众位让开,待本督上前,将他一剑刺死,方出本督心头之恨。“
众人说:“请都督息怒。请问大都督,你到底走大路?还是走小道?“
夏侯惇:“何为大路?何为小道?”
众人说:“大都督听了,你追赶上前将徐元直一剑杀死,曹丞相和外界人都不知道其中详细情形,这便是小道。现在徐庶干出了这样的事,他也逃不了,请大都督立即去禀告曹丞相,由丞相来治他之罪,这便是大路。请问都督,你愿走大路,还是小道?”
夏侯惇听完一想,众人都在现场,不怕徐庶抵赖,他也插翅难飞。我尽管大路一点,免得人家说我是小路上的货色。因此,他向众人问道:“尔等可愿为保?“
众人说:“大都督,这点请你放心,我们早已说过,在场的人都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当然愿做保人。“
夏侯惇:“既然这样,本都走大路,请尔等跟随本督相府走一遭。”
夏侯淳说罢,他便将抽出的半口宝剑,推进了剑匣。带着众文武出将军府,轿马纷纷,人头济济,一路往丞相府而来。
一到相府,夏侯惇匆匆入内,到相堂上亲自敲鼓。
里面曹操听到鼓声响,感到惊讶。问手下,是何人在外击鼓?手下人回禀说,夏侯都督请丞相升堂。
曹操心里想,夏侯惇刚才奉我之命准备带兵杀往新野县,缘何突然要我坐堂?
因此,曹操走了出来。这时文官武将早已在堂上两旁站立。夏侯惇同样站在武将之中。曹操对两旁文武看了看之后,开口便问:“列公,哪位击鼓,有何军情?”
夏侯惇便从武将班中闪出,大步走到曹操虎案之前,对丞相拱手言道:“叔父丞相听着,刚才小侄奉命带兵准备杀往新野县剿灭刘、关、张。回到家中,多蒙文武前来贺喜道喜,小侄摆酒相待。正在畅饮的时候,突然徐庶到来,胡言乱语,扰乱军心……“如此如此,“请叔父丞相定夺。”
夏侯惇气呼呼地把情况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曹孟德听完之后并不相信,原因是问题太严重了。
心想,徐庶这个人,我一直想捉住他的错处来处罚于他。可是,自从去年到此,至今连一句错话都捉他不住。现在照你这样讲,徐庶不要说他只有一个脑袋,就是生了三头六臂,也不足以割下来治罪。
再说你夏侯惇,不要以为我曹操与徐庶不睦,你便想趁机诬告于他。这是我曹操一向不赞成的。特别是我与你是叔侄关系,更不能这样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