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菜市场眼前一亮,发现好物。居然在南方也有椿芽,兴奋之余赶紧收入囊中。
小时候家里有一颗椿树,每当初春餐桌上总能看见椿芽炒蛋这道菜。在资源匮乏的年代这道菜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们姐弟繁而不厌的菜。
椿芽的时令很短,大概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在椿芽马上要过季的时候,母亲会把整棵树上的椿芽全部摘下来,用盐水腌上。这样可以延续吃两个月。
后来,我外出上学、工作很少有机会在老家的院子里过初春。吃椿芽的机会就变得少之又少。
如果不是疫情还没有复工,恐怕也没有机会和心思在菜市场寻觅美食。
一盒里面有两小撮,嫩紫色的叶子泛着绿色的油光,支棱着的小嫩芽感觉用手指能捏出油汁来。简直可以用“可爱”来形容这两小撮。
最令我欣喜的是卖家居然在盒子里配了一颗大大的鹅蛋。哈哈,不禁感叹老板的用心,这两种东西单独在市场上都很难买到,卖家居然有心的搭配在一起卖了。
不禁让我联想,卖椿芽老板怎么联系到卖鹅蛋老板的?还是卖鹅蛋的主动和卖椿芽达成合作呢?亦或是有心的卖家种着椿树养着鹅呢?
回家迫不及的将椿芽变为美食。用最简单的方法烹饪:春芽切碎收入碗中将鹅蛋打开淋到香椿上,加少许盐搅拌均匀。锅中倒入油,需尽量多一些。不然娇嫩的春芽和蛋液容易糊锅。
翻炒两到三分钟,等蛋液凝固了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撒少量的盐稍稍翻炒。
一颗鹅蛋两撮春芽,刚刚好的比例。椿芽不会因为太多而香气过于浓烈,也不会因为太少盖不住鹅蛋的腥味。金黄的蛋中隐隐约约藏匿着春芽,一口放到嘴里清香脆爽,似乎还带着一丝乡野春泥的味道。好像整个春天的气息都在嘴里呼之欲出了。
我在想,椿芽对我的诱惑力到底在哪呢?
记得读苏轼的阙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身穿梭在繁杂的城市里、忙碌的街道上、杯盏交错的宴席上,而椿芽这种最原始的食材味道、最新鲜的原料还有能唤起儿时记忆的欣喜。是没有哪种食物所替代的吧。
这是我所追求的一丝“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