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阳光一班的孩子们
人生如一张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光辉的一页,无论她是色彩斑斓还是暗淡无光,能在这张纸上谱写人生的只有我们自己。然而在属于每个人的那张纸上,却有一个她,她就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那个贫穷的山沟里,大人们几乎都不识字,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老师都特别尊重,大人们总是告诉孩子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们都恪守这条亘古不变道理法则。那时,我们乡下人对老师不称老师,都称先生。多少年以后,我才明白那是对老师高度尊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人的一生纵然求学生涯很长,但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人的一生虽然会遇到很多良师,但是启蒙恩师只有一个。记得儿时,由于家庭困难,6岁时我便当起了“羊官”,赶着十几只羊穿梭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壑壑,每年会卖出几只添补家庭用度。9岁那年,我似乎脑中灵光突现,明白了什么一样,坚决的拒绝去放羊。“我要去上学”,这是我第一次直面父亲严厉的目光说出的自己的心声,父亲无奈之下只能答应我去上学。那已经是过完春节的第二学期了,如果再等到秋季入学显然年龄已经很大了,只能跟着一年级快毕业的孩子们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就是那一年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启蒙恩师,一个中等个头、剪着学生发型的女老师,她的名字叫李小萍,她对我的印象是,平时平易近人,上课时严厉,几近苛刻,对每一个字每个字的每一笔画都要求非常严格。那个年代,老师过一段时间都会家访,记得她第一次去我家,对父亲说,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一定要考上二年级(那个年代是要留级的),要不年龄太大了。那个时候对老师很怕,只是站在旁边默默的听着老师和父亲的对话。老师走后,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考不上二年级,就回家放羊”,对我来说意味着机会只有一次,等待我的只有一个结果:继续上学或回家放羊。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那一年我顺利的考上了二年级(相当于那个时候的跳级)。正是因为有李老师的悉心教导,我才能继续上学,也是因为有李老师的严格要求,我的学习一直很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们启蒙恩师李老师突然调走了,没有任何告别仪式,就那么无声无息的调走了,那一年我总会在梦中哭醒,真的很想我的启蒙恩师李小萍老师。虽然我不敢说我现在多么有成就,但是她给予我的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儿子上一年级后不久,我突然发现儿子遇到的启蒙老师竟如此的有才华,可以用琴棋书画而概之。六年来,我不至一次的告诉我的儿子:你们这个班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你们一定要珍惜,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作为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优异的成绩是报答老师最好的礼物。儿子从内心深处对他们的马老师是既爱又怕,爱马老师把他们带进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徜徉,怕自己犯错时马老师那严厉的目光。我觉得这就是启蒙老师的精髓所在,可以和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此。
2011年冬月,因身体有病,那时躺在病床上读得最多的就是马老师的博客,时常被她那朴实的文字感动着。自己也禁不住在博客里写道:“近日,身有恙,省城疗之,闲来甚念吾儿,思其前后,进步极大。然吾要求之高,使儿厌学之。思之,犬子比吾之当年,有过而无不及也,应扬其美,善其乐,使其乐学上进,为之根本。嗟呼,乐教而善学为之上教。儿启蒙之师,马氏家族,芳名艳霞,传道授业之名师也。其师文彩造诣之深,授业方法之多,属同行之最,吾甚幸,儿之幸,遇难得之高师,众子之幸也!”。
如果有人觉得我是在吹嘘或夸大,那只能说你没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罢了。通过孩子的作业布置、特色课程设置、假期生活点滴、孩子成长记实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弟子规》到《道德经》、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可以说国学教育在阳光一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这种良苦用心是我作为一个父亲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感动!她教给孩子们的不只是语文,涵盖了人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也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原则。就像我儿子一年级时告诉我的一样:“我们马老师说了,学习可以差一点,但做人绝对不能差”。多么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把做人当作第一准则,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家长最期待的呢?
六年了,我觉得马老师培养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六年来,在马老师的影响下,我重新拾起了尘封多年的毛笔,开始了练字生涯,突然发现练字可以修身养性;六年来,我开始喜欢读一本又一本的名著名篇,有好多名著名作都是马老师推荐给我的。所以,六年来,丰收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六年来,我参加了马老师组织的每一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总是让我那么的感动,为马老师的付出,为孩子们的成长。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马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了解,从性格到爱好,从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中挖掘着每一个孩子的优点,确实让我很感动: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到处充斥着铜臭味的时代,一位老师能把六十多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艰辛的付出啊!
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或更多年后,这群孩子像我一样,忆起他们的启蒙恩师时,有一个名字已经根深蒂固的镌刻在他们心中——马艳霞老师。
我只能说:“孩子们,且行且思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