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要做孩子的粉丝,而不是监工
有些孩子,父母陪在身边才做作业,父母不在身边就不做作业,所以做作业拖拖拉拉、有头无尾。因此,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的粉丝,而不是监工。不要总把孩子的毛病抓出来说,这样会遭到孩子反感。父母要让孩子尽情发挥,然后不断给孩子鼓励。例如:孩子虽然写字慢,但写的很漂亮。这时,父母要表扬他写的好,不能说他写的慢。
2.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要先聊天再聊作业
孩子放学回家,刚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学习,父母可以与孩子先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聊聊最近的电影、新闻等。然后,慢慢转向聊孩子的作业,问孩子当天作业量有多少,重点是哪科作业,先做哪一科后做哪一科。父母了解到孩子作业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之后,可以陪着孩子先完成作业中的重点、难点,后面轻松的作业交由孩子自己完成。
3.父母只教方法,不“陪太子”
孩子做作业的理想状态就是,先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然后自己独立按时做作业,有不会的地方,最后再统一问父母。父母只能教方法,为孩子讲解做题的思路和运算方法,而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他的身边。如果父母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产生依赖思想,他会说:“我一道题都不会做,请爸爸妈妈全部解答。”
4、尝试把作业当成考试来完成
孩于上了小学,儿乎每天都有作业。这时交母完全可以让疾子把作业当成考试来完成。也就是像考试一样,限时90分钟,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作业。孩子完成作业之后。父母再批改点评,如果孩子做得又快又好,父母应及时给予表扬。
5.不要给孩子增加多余的作业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又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家庭作业,想搞“题海战术”,这是家长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表现。可以说,父母这样做适得其反,孩子知道作业永远做不完之后,做作业就更加拖拉了,他甚至会想,最好永远做不完,因为只要做不完就不会有新的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