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在从事着自己既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大家工作都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份收入。因此,许多人想起工作都只有烦恼,总是在抱怨领导想法太多,总是在说事太多钱太少。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成功的事业呢?你需要更加深刻的认知自己和这个社会,再者就是主动出击创造机会,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从经验到资本的转变。
(1)性格特征
关于性格许多人可能会这么认为,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许多人说:“我做不好这件事情是因为我的性格不适合做这行”。但实际上“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应该说是三十五岁之后才适用的,也就是说在三十五岁之前我们的性格都是可以塑造的。
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那就是很多同学在读书的时候很腼腆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但是在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会突然发现他变成了一个社交高手,在与人交流方面游刃有余。性格的塑造与工作环境和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的是顺境,生活费有爸妈给,校园的环境也比较单纯和谐,我们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性格是朝着单方向发展;但是工作之后不一样,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在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需要权衡各种利弊,也要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这就是逆境。在逆境中我们往往能迸发出更大的潜力,逆境也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二十多岁到三十岁左右是人性格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刚毕业时的性格测评,过几年来看就不一定再符合我们的性格特征了。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度的相信刚出校门时的性格报告测评,因为这仅仅代表着过去在顺境情况下,我们的性格特征,经过逆境的考验之后,我们的性格才会真正成熟,纯粹的根据当时的性格测评去选择工作,其实并不科学。而且一个工作做到85分仅仅只与努力程度有关系,只有当你做到85分以上时才与你的性格、天赋等因素有关。
(2)兴趣爱好
关于兴趣爱好,大家一般的理解可能就是我们简历上写的比如跑步、篮球、看书、羽毛球等,但其实要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我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情感依托,就是你每天为了这件事情都愿意抽出一点时间来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件事你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而且这件事对你的影响远远大过了与你四年朝夕相处的专业。关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故事能加强你对兴趣爱好的理解。
写这本书的作者笔名叫做“当年明月”,真名叫做石悦,1979年出生。从小到大,他家里都有很多很多的书,而他更爱看历史书,家里还有一个特别好的环境,就是回家可以先看课外书,而不是非要先写作业,所以石悦每天回家都要看2~3个小时的历史书,逐渐就开始喜欢历史,对历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每天都看不到他,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自习室看书,各种书,所以他对很多问题都理解得很深。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公务员,每天下班后还是继续看书。工作到第五年时,他开始写东西,每天下班后8点到11点,写三个小时,每天写1000字到1500字,从来没有想过靠这个赚钱,写好后就发在天涯或者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免费供大家看。写了两个月后,他的粉丝就超过1000万,出版社就开始主动找他,一定要帮他出本书。2006年,《第一卷——朱元璋》这本书出版之后,第一年版税收入2000万人民币。他坚持写到2008年,用三年时间写完了明朝276年的历史。
所以你看吧,爱好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兴趣爱好是发自你内心真正的喜欢,喜欢的背后有感情的投入,长久坚持下去就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往往在30~35岁这个阶段人生会发生一次重要的改变。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赚钱,即使赚很多钱,但是他们也在思考:“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吗,难道我今后每一天都会为钱去工作吗”,想到这他们就会很痛苦,所以很多重大的决定往往会发生在30~35这段时间内。
《明朝那些事》写了276年的明朝历史,写了那么多的皇帝,那么多的文臣武将,那么多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最后一章写了徐霞客。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成功只有一个,即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此生。”这大概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每个人警醒。也让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是幸福,该怎么来度过这一生?就是有一天,你选定了一件事情,你要用剩下的十年、二十年、余生去做这件事情,即便没有做成,即便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你也要这么做。这时或许你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3)家庭环境
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比大学教育重要很多。比如说下面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对夫妇两人都是北大的MBA毕业,都做生意而且比较成功,家庭条件很好。他们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父母花很多钱把他送到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当孩子上到五、六年级时,开始和同学攀比,比穿着、比生活用品,不再好好学习,而且很难管教,让父母很失望。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女儿。这时母亲带着女儿住到了终南山上的一个小院子里,亲自教育这个女孩。孩子七岁时,《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古书全部能倒背如流。当母亲过生日,朋友带着生日蛋糕来终南山看望他们时,女孩会把先切下来的蛋糕递给母亲,并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很受感动。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并不是说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有多少的可取之处,而是说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有多大。据有人统计,某个地区所有状元的家庭的藏书均超过500册。
关于行业和职业的关系,以及行业的发展和变迁已经在我的上一篇文章【趋势的力量:人生不贬值的终极心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主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行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时刻去关注那些即将要颠覆现在热门行业的新兴行业,尽量选择加入这些行业,并且要学会不断的颠覆自我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永远是向上的势头。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具备对外部环境清楚认知的这种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许多学校里和社会上的职业指导专家和老师都在建议大学生要根据兴趣、特长找工作,要分析自己能干什么、有什么能力,然后再给自己定目标、定计划。但实际上呢?我们一直被要求好好学习,我们把太多的时间都花在了知识的学习上,并没有花时间去发现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专长,我们一直在认知各式各样的事物,却忘记真正最值得认知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在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真正适合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入那些新兴的行业,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重塑自己的专长。
社会就像一个大的赛马场,好骑师的作用绝对比不过好赛马的功劳。你就是那个骑师,你最重要的不是去提高你的骑马技术,而是找到你的那匹好赛马。社会上有非常多的赛马等着骑师呢,你只要选中其中的一匹,努力让它载着你飞奔向前。
很多毕业生找工作都是瞄准那些大企业,像什么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等。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稳定之外我们能从这些企业分到多少利润。现实是这样的大公司基本已经稳定了,企业内部的利润分配同样还是符合二八原则的,那就是公司内部20%的人分配80%的利润,80%的人分配剩下来的20%,我们刚进公司只能是那80%人中的一员,所以即使公司的业绩在不断的增长,那么我们所分配得到的利益也微乎其微。就拿很多人都想去的保洁公司来说吧,它目前已经有100亿的销售额了,已经是庞然大物,每年的增长率也已经很低了(2012年各地的分公司都在不断地裁员),就算有5%的增长,也是整体的惯性增长,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能力使然。而这样的机构里面,有几十万的精英在瓜分这些财富,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今年新进入公司的你呢?到那时,这些财富又剩下多少呢?而且这种大公司很可能在竞争中慢慢被颠覆,逐渐走向衰败。
所以现在不重要,未来才重要,规模不重要,增长率才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欠缺的就是那种可以看到未来的能力,如果在30岁前能够用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的企业现在的行业,那么才算是在青春时光做了最大的投资。就比如在你面前有两支股票,一支目前50元,但未来五年可以增长到100元;另一支股票目前5元,但未来五年会增长到50元。如果你有1万元的本金,你会买哪一支?虽然第二支的最高点没超过第一支,但第一支的收益是100%,而第二支的收益是1000%,我们当然会选择第二支。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知道这两只股票的增长率呢?需要我们把更多的功夫放在学习各方面知识上,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关于做终身学习者可以参考我的文章【为什么要终身学习?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刚开始在职场的许多年,我们都是在用时间积累经验而已,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用5~10年的青春时光提升出价值更高的经验,然后我们该怎么办呢?现在就需要将自己提升到另一个境界,那就是把经验转换为资本。
当你拥有了每天都在自动升值的经验,而经验又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时你就具备了做大事的前提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钱会自动找到你,一些资源愿意被你使用,一些贵人愿意找到你,以便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只有你才能帮助这些钱升值。于是你就可以用经验换回资本的支持,也让你未来收获更多的资本。
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自己是靠投资挣钱了,再也不用受制于公司受制于老板了。就像作者在书中说到的当走完从经验到投资的转变之后,人生就会有很多的业余时间让自己安排,这时候就可以像作者一样每天只做这五件事情:读书、锻炼、投资、旅游、慈善。总之就是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发自心底喜欢的事情上。
读书爱好者,每周更新一本读书精华,大家共同成长!希望大家都爱上阅读。同时读书爱好者可加个人微信:17088326718, 一起读书,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