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
早晨同事连线,讲述了女儿不上学的经历以及她们的应对方法, 院长指出了孩子不上学的原因以及给出3个建议,1、学会暂缓不合理的期待,接受暂时改变不了的事,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2、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米”。3、孩子有对学科有要求,不但要做咨询,还要做职业规划,找当地学科特别优秀的人,做一对一指导。当面咨询要比线上咨询好得多,严重的情况必须当面咨询。见到同事我给予了肯定,觉得她在描述事实是思路非常清晰,讲的非常好,表述的很完整,有细节,有框架,使院长很容易从他细节当中找到问题。挺佩服她的勇气和连线的冷静。
下午的文聪老师的一对一连线,看到奋赢老师连线并听到他说关于原生家庭,我立马就有感触,也许是受他们的影响,我连了线,讲述了关于我小时候以及我对妈妈的印象,在写字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释然了很多,只记得文聪老师讲过,要做自己能承受范围的事情,在我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这句话适用于其他人不针对于家庭,对妈妈应该无条件的关爱,回应,报答他们,否则视为不孝,就是老师说的你带着情绪做事情,那也不叫关爱,不叫报答。这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思路更清晰了,我常常为这些事情纠结,做好自己才能更爱他人。还有我在担心,我会不会给女儿带来创伤。我不认同母亲,但是我身上却反射出她教育子女影子。文聪老师让我不用担心,释放自己,我好了,孩子应该没事,我这叫过分担心。又一次点醒了我,真的非常感谢,感谢为文聪老师睿智敏锐的点播,不然我不能确定我在这种漩涡里还要纠结多少年。今天我突破了自己勇敢的连线,也是对过去自己一个告别,重新开始,自己接纳自己,接纳原生家庭,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和家人相处,不做过分担心,过好自己,才能惠及别人,这就更坚定,我每日学习的动力,和原来的自己告别就要改变,就要有新的认知。
2、男同学和男学生
自从5+2开始,放学已经天黑了,女儿见到我时说要吃学校门口的烤肉,家里已经做好饭了,何况我觉得女儿和我近期都有点胖,我并不赞成,女儿坐她坐上车,还在说我要吃肉,各种耍嗲。
女儿:“反正你不给我吃肉,我就这样,你生气吗?”
我:“我不生气,我还觉得挺幸福呢,再过几年你可不这样说了”
女儿说再过几年我会这样说,她一路上模仿,再过几年,再过几年,再过几年的说话方式。
我:“到再长大的时候,也许只给我发一个钱字,就消失了,我们之间连接靠单个字啦!说笑着回到家,吃饭时,女儿又提到了老师给她们定的目标,(老师说她们五个人都考考95分以上就到青牛请他们吃饭,真的非常感谢老师对于她们学习的关心,这种激励方式很激发她们的学习斗志,一会儿要给老师写一下感谢)并且说她们几人建立一个群,星期五晚上,星期天,星期六都要在群里面各学一个小时,写我们的书上的作业,课后作业,我们要争取让老师请我们吃饭。
女儿:“你不知道我们班的男生可娘了,我今天给王王子轩讲题的时候,两位男生发嗲的跑在一起:呀,老乡,你来啦?我们都讲不下去了”
女儿还表演了一下,看着那动作我也是哈哈大笑。王子萱考70多分,老师让她目标定在90,我辅导她。可是男生太妖娆,两个男生还依靠着,我们实在学不下去,要求换位,另一个男生说:“不嘛 不嘛,怎么要换位?”女儿边说边表演,我们笑的都吃不下去饭了。
女儿:“为什么男生那么娘呢?”
我:“那是你们班的女生多吧,你们班的男生多吗?”
女儿:“女生多”
我:“全班的男生也少,班里的男生也有点不阳刚,我今天讲课时要求学生们端着点,我给他们讲,我上学的时候一开始也不是特别认真,我就装作很认真的听课,微笑着假装认真,我端着端着老师讲的我就听进去了,端着端着学习就好啦,所以我做了一个试验,让班级的所有同学都假装学习,让他们坐直端着假装学习,所有的同学都坐得非常好,只有王棒,你知道他个子挺矮男学生,他拱着腰,两手臂一搭,头怵着,整个状态可没精神,大龄状态”
又接说:“王棒,你看老师,如果你在把手对袖筒一插,(动作:我把袖子一抖手伸进交叉,头一怵,往下一蹲)你就提前几十年了”女儿看到我的动作,笑的前仰后合,说:“十足老头。笑死人了”
我:“我们班的同学也都笑死了,王棒后来坐的可正了,开始提示他不行,一会就忘了”你要表演了端着的表情,坐直假笑的状态,女儿也是笑的很欢畅。放学后和女儿聊聊学校的事情,释放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还增加了亲子互动的粘性。在她的童年,我愿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互动,我愿这个时光慢一点,让我们陪伴时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