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爱的艺术》,在群里没有发布共读任务之前,在读书软件上看到的版本和群里分享的需要共读的版本并不一样。因为是译文,所以版本译出来的有出入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感知和体悟都不同,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并不能说之前我看的那个版本不好,但是群里共读的这个版本和我之前读的比较起来确实要好很多。
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这句话是现在许多的短视频或文字创作发表的主题,用来告诉我们自己之所以不幸福是你对象的问题;是你对象家庭的问题;是你对象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足之处,有时候也许那一刻的悲伤难过并没有那么多,可恰到好处的悲伤的音乐,似曾相似的画面和言语很容易就把我们带进去,
人一旦带上情绪,自己做了什么,想了什么都不受自己控制,悲伤的情绪就会扩大,而就算是看到是幸福的画面也不过是为了映衬我们的悲伤。
这所有的问题我们都是在考虑着我们不被人爱着,那我们会不会爱人呢?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每一段感情的开始多数人都是怀着希冀又虔诚的心,结果就算是能走进婚姻结果也不是那么美好。经历一段又一段的关系,看过那么多爱情宝典,对待爱我们依然莽撞。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外在感受,内心深处我们并不知道爱是什么,如何去爱。
书中作者认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绘画,音乐一样,而学习一门艺术先要掌握理论,然后实践理论。每一段感情的失败最后的结论都是别人的问题,所以许多人远避爱情而作者鼓励人们去找原因探究爱的意义。
有些问题我们知道不对,也知道矛盾,但不知道矛盾在哪里,而读书能让我们对这些矛盾,对这些问题可以有自己的一个梳理与想法。把问题和矛盾重新理顺,在生活中可能就会有一些细微的改变。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改变就是读书的意义,就是对书中内容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