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一:以《触摸春天》为例
刚读到《触摸春天》这个文题之时,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春天是可以触摸的吗?为什么不是看见后感受春天,而是触摸?
来看开头,开头有两个自然段,先看第一段: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这个开头似乎与文题不相关,其实不然。这里其实有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在这里:因为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因此,她的双眼看不到春天里的一切美好事物,只能靠触摸来感受春天。
开头的第二自然段其实也紧扣了文题: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这一段处在开头,首先紧紧扣住了文题的“春天“两个字。然后写了小区的绿地上春天的景色:花繁叶茂,有哪些花开了?桃花、月季花等。安静虽然看不见,但是她能用鼻子闻到这里浓郁的花香。最后由景写到人: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说明安静很喜欢小区里的春天,喜欢这里的花香以及一切。她整天在这里流连,因此,她对合理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于是,作者这样写道: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文章在这里断然分开,显然是一种设置悬念的写法。这里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的逻辑:首先写安静非常顺畅地在花丛中穿梭,做到这一点并不很难,因为她整天在这里流连;其次写安静在花香的指引下,极其准确地把手伸向一株月季花,这一点稍难做到,必须嗅觉特别灵敏的人才能做到,但因为她是一个盲童,嗅觉应该比常人稍发展得好一点,因此也还能够理解;最后写到第三个层次,即一个奇迹的时候,戛然而止,只写了一句话: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作者重点要写的显然是第三个层次,即那个奇迹(前面的两个层次都是一个铺垫,因此说,这里有递进关系的逻辑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个“奇迹”: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忙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第一句写了这个奇迹: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第二句话写这只蝴蝶被盲女孩的灵性抓住了。第三句话写安静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当蝴蝶在她手里扑腾的时候,她一定感受到了什么,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这里其实有一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因为蝴蝶是一个春天里特有的生命,这个生命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她感受到了,因此她才会这般惊讶。
接着,作者写了自己看到安静的表现后的反应:“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作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作者仍然默默地关注着安静的行为: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由拢住蝴蝶,到张开手指放飞蝴蝶、仰卧蝴蝶自由飞翔,这是盲女孩的行为。那这与“触摸春天”有什么关系呢?拢住蝴蝶,只是“触摸”了蝴蝶,这蝴蝶与春天有什么关系呢?这蝴蝶有什么象征含义吗?这是当然的了,蝴蝶在这里应该就是春天的象征了,因为蝴蝶是春天的一个代表性的生物,是春天的一个具象物。可贵的是,这“一拢一放”的短时间“触摸蝴蝶”,表现的却是安静内心的美好世界,因此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盲童虽然看不到春天的五彩缤纷,但是她也有生活的权利,她也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用她独特的、特有的方式去创造。即便不能用“看见”的方式感受春天,也可以用“闻”“触摸”等等方式感受春天,以此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五彩缤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