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部剧的受欢迎程度,据说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已经有了达康书记完整的表情包视频,点击量正在呈现指数级增长,从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现象,这个社会并不都是崇尚小鲜肉,也有老戏骨,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也喜欢这种一身正气的大剧。
电视剧的核心是反腐,这让我想到了看过的一本书,是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所作的《顽疾》,一部从历史角度看各个不同朝代的腐败和反腐败的著作,通俗易懂,推荐阅读。
这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明朝和清朝的腐败案,众所周知,明朝是历史上腐败最严重同时也是打击腐败最严厉的朝代之一,必要时可以去掉之一,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百姓的疾苦和贪官的丑恶,他本人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的操持着大明江山,单从他个人的品德来看,除了因为年少家贫没有念过书外,几乎是个完人,爱情方面对一同创业的马皇后呵护有加,没有纳妾,每日工作时长超过16小时,事必躬亲,并且带着皇子们下到田间地头,亲自耕种土地,教会子孙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每晚请老师为自己讲课,自己还能征善战,武功不错,大热天听大臣汇报工作流着汗,自己也不要人伺候,陪着一起流汗,此举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官员为他死心塌地,说到这就奇怪了,那为何腐败成这样呢?
朱元璋从小因为一场瘟疫,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只有一个堂兄弟,几乎成了孤儿,后来为了一口饭不得不出家当了和尚,遍尝人间疾苦,尤其是看到了造成这一恶果是官员的腐败的时候,从心里就严重抵制和憎恶官员,建国后,延续了前朝对官员设定的薄薪制,官员的俸禄非常低,仅仅够自己温饱,对此朱元璋的回复是还有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工资已经很优厚了,有史料记载,官员个人的官服、全家的生活开支,办公费用,办公人员的薪俸,甚至因为皇帝召见回京城出差的费用都需要官员自己支付,明朝重臣海瑞官居二品,自己的孩子却因为饥饿不得不去接受邻居的施舍而被海瑞惩罚至死。
清朝的情况并不会好到哪里去,依然延续了前朝低薪制,康熙皇帝为了体恤民情,制定了永不加赋的政策,把国家固定的财政收入一直固定在一个数额,可却没有考虑到之后人口的增长和物价的飞涨,这就好像你进了一家公司,三年没涨薪水,而生活开支却不断提高,那么为了生计,你会做什么呢?
最大的想法应该就是把手边仅有的权力在合理范围内转换成金钱,来补贴家用,即使不为了自己,也为了老婆孩子不至于饿死。
前段时间大热的正剧《于成龙》里面提到的火耗银,也正是低薪制下的产物,明珠一语道破火耗银难去的要害,官员薪俸太低,如果去了火耗银,肥了政府,饿死官员,国家一样完蛋,没有了官员办事,国家能运转过来吗?
康熙接见于成龙的时候大赞他是一代廉吏,还为他于青菜的美名而自豪,难道他就没想过,堂堂朝廷总督兼兵部尚书,日子过的如此清贫,为官23年却只能回家探亲一次,连老婆孩子都不能带在身边,人枯瘦如柴火一般,真的不心疼自己属下吗?如果没有春晓在一旁陪伴,他,该有多寂寞啊!
事物并不总是看一面,而需要看另外一面,如今高昂的房价让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有人会说因为政府把地卖的太高,房价自然高,如果政府把地送给开发商,那房价就会降下来,假如真的可以实现一次,那这片地所盖的房子就成了稀缺资源,有稀缺就有竞争者,价格一样会上去,到了第二块地送的时候,为了得到这块免费的地,送礼给审批的官员就无法阻止了,政府明明可以正常获得的卖地收入就这样落入了个别官员的腰包了,受益的就不是老百姓了。
我们最怕的不是收钱办事,而是不收钱也不办事,最希望的是不收钱也办事,最厌恶的是收钱不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