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让人痛彻心扉,杭州保姆纵火案,女主人加三个孩子,一家四口都被大火烧死,纵火者就是他家雇佣的保姆。
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雇主对保姆不好?并不是,据说保姆要买房子时雇主还曾借款十万元给她,而且保姆还曾有过偷盗的行为,例如将三十多万的手表拿去典当了两万元。雇主几乎可以说把保姆当做了亲人一样对待,但是为什么这位保姆会做出这种事情呢?我觉得原因不是对保姆不好,而是对保姆太好了。
明确彼此关系,也遵守这个关系下的规则
雇主和保姆,彼此之间就是雇佣关系,但是这位雇主对保姆做出的事情远远超出了雇佣关系应该做的事情,又是借钱给保姆买房,又是对保姆的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不严厉追究,可以想象出雇主在生活里肯定也是几乎把保姆当做亲人看待的。待人以善是我们都提倡的,这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我们的这种“善”是不是也要有一个界限,当别人不断打破这个界限我们还一味接受的话,这种“善”恐怕在别人看来就会是一种软弱。
以杭州这家雇主来说,他们和保姆和雇佣关系,对保姆示之以善的方法可以是提高工资,可以增加一些劳动来给予奖金,但是直接借钱给保姆,这个就超越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把保姆当做家人来看待,而不是雇员,那么时间一长,保姆也会有这种想法,我是这家的家人,那么我也可以共享这家的资源。但是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那么想法与现实发生冲突,一些人就会有一些不理智的做法。
所以明确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就不要掺杂工作,;利益方面的事情;是合作双方,就不要有太多的感情羁绊,一切都按照合同来办。
待人以善,更要待人以礼
我们经常说要“待人以善”,应该这样吗?确实很应该,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待人以礼”,并且一直保持如此,怎么讲?我们在初识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对他礼遇有加,既会对他保持热情,但是同时也不会对他完全掏心掏肺,并且对他做出的一些打破自己边界的事情也会发出警告。可是我们和彼此越来越熟悉之后,大家之间的边界就会越模糊,有人可能会说,这说明我们之间越来越熟悉,我们不用分彼此。但是你有没有过这些情况,明明是自己已经很尴尬了,别人还在开着自己的玩笑,并且说“没事,我们熟着呢,他不介意”;明明有一些私事自己并不想说,可是别人还是不断的逼问,并美其名说“我是关心你,其他人想说我还不听呢”。你看,边界感的模糊不仅让自己难受,还让别人误以为是在关心我们。
我们有“边界感”绝不是说就是把别人拒之千里之外,而是要有自己不能被打破的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外,你怎么样都可以,但是请注意不要越过这“界”。当然这个边界也是根据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边界,对父母,可能只是不要过分干预我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对朋友,我的私事可以和你分享,但是你不能把它当做谈资去和别人八卦等等。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边界,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就是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待人以善是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但是待人以礼是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不光有边界感,更要让别人知道
我们光有自己的“边界”还不行,还必须让别人知道,不然别人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越界”了,如果不知道,那就是“不知者无罪”,但如果在知道了的情况下还是一味的“过界”,那么只能对不起。
其实让别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边界”对我们也是非常有益的。比如你每天八点到十点是自己的学习时间,那么让别人知道,并且就算有人邀约你也严正拒绝,那么别人就会知道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也不会再去打扰你,也肯定不会觉得你是不近人情,因为你已经定好了规矩。明确说出自己的“边界”既让自己省心,也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健康。
下面的场景大家看看是不是很熟悉,
“这事谢谢你啊”
“还说谢字,这不见外了嘛,再说我跟你翻脸啊!”
你下次还会说“谢谢”吗?不知道你们会怎么样,我还是会说,因为你帮了我,必然会付出时间,精力,我不能因为我们之间很熟就不对你的付出而表达感谢,你听不听是你事,但是我必须要说。
比如说,我就会感谢你们阅读这篇文章,因为它毕竟也占用了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