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喜爱运动,有的人痴迷阅读,有的人忠情旅游,有的人迷恋吃美食,还有的人热衷于购物……每个人都有坚持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忆往昔峥嵘岁月,总记得在读初中时,自己就会偶尔写写日记。上了师范后,有空也会记一记。这都是受到大哥的影响,逐步养成的行为习惯。
这是怎么回事呢?快来,这里有小板凳。且先坐下来,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瓜子,听我慢慢道来。
大哥和我是同行,比我早工作整整15年。在我记忆中,他写的日记本,在老家是随处可见的。我也曾翻阅过,只不过对于其中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大哥的日记本,虽“遍及”家里每个角落,但他写得并非太多(大概也就是4、5个笔记本),主要是没有留心去保存,所以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似乎都可以看到。
再来说说我的日记本。除了纸质的有五、六本,从2020年3月份开始,在QQ记事本上记的,一直没有断过篇(若折合为纸质的,也有两、三本了)。
而简书的日更呢,和记日记一样,是我情有独钟的。去年8月份至今,也坚持了200多天了。也就是说,目前是记日记和写日更齐头并进。它们虽不是卵生双胞胎,如今却也形影不离。
说这个,不是证明自己的写作实力有多强大。其实,生活与工作中的我,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在记忆中,偶有一段时间会滔滔不绝,但都不是常态。
所以,写日记与写日更,似乎是在补短板,这也不是优势理论所提倡的。甚至于,之前多次有过放弃日更的念头,原因就在于它没发挥自己的长板。
不过,想想内向者也有成为作家的。于是乎,哪怕不冲着作家的梦想去,只为用语言来梳理自己的思维,借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技能,成了我的一个执念。
日记与日更并举,我在一直坚持着。我写作我快乐。“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让文字荡涤心灵的污垢,人生亦会因此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