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我想让未来的自己充满热情,而不是五年后十年后还在做着一样的事情”
“从小就在家乡念书,甚至大学也离家不远。本科毕业想去新的地方放飞自我。可还是拗不过爸妈,在老家做了公务员。原来以为上班就这么回事,结果没几个月就后悔了,每天的工作很压抑的,要不就是一堆杂活儿,要不就是填很多没有意义的表格。一天工作结束,身心俱疲却又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并没有什么用。”
后来,小胡辞职决定重返象牙塔,放弃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走进了大学图书馆,选择考研,父母依旧在他耳边嘟囔“现在的你应该准备结婚了,偏要辞职去考研,瞎折腾什么。”
只有小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是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固定工作,而应该是真正能够满足自己的东西。考研中的他生活是充实的是有目标的,他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让未来的自己充满热情和自由。
某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好像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东西,总有人和你讲毕业后一定要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到了某个年龄最好就要结婚,然后过着所谓安定的生活,直到后代结婚生子,又一代一代反复。
难道,我们就一定要按照这固定的日程表去过吗?
我选择不要!
设想这样的图景:我们好像有着自己的自由选择,每一刻都受自己自主思维控制。而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这都是一种错觉。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我们就像仓鼠一样在这个圈里转来转去,这个圈子则是由周围人的所谓经验规律围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不试着去走出这个圈子呢?
想让自己永远充满热情,不想被生活打磨的没有一点棱角,不想中规中矩的按照日程表去生活,我们应该保证要时刻让自己是全新的。
看过很多人的故事以后,我发现,我们总要停止一些东西,放弃那些假装安稳的工作,放弃那些无力的守则,多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多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会知道,被安排被固定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反而这些固定化的思维和日程会破坏我们的热情,会消磨掉我们对生活更好的期待……
背包客邓深说:“我不想固定在一个地方,在最疯的年纪成为房奴。”
我说:我不想这样,我不愿意!
那,你呢?
不管你在做什么,不如问问自己
我是谁,为什么在这里?
现在的状态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和别人走一样的路真的适合自己吗?
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眼光来选择自己的人生?
蔡琴演唱会上说,每次我在看照片的时候都发现,两年前的我真好看。但是两年前的那一天,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好看
白岩松说。善待你的每一天,两年后再回头看你的那一天是最好不过了。
也请你真真的选择好自己的每一天,你到底要如何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