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几个字,觉得很奢侈!太多的速食性工作,让慢性子的人也开始焦虑。而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可以慢慢来。
阅读,慢慢来!
学校里买了一批书《日本国立小学的365天》,拿到手的时候被通知:三天看完。我看了看厚度,没拆塑封!我知道我看不完,三天时间里我还有很多事要干。
三天过后,没上交?!于是我拆封慢慢看,看明白了他们的入学,了解了家长参与的事务,知道了他们开设的与我们不一样的课程……边看边琢磨,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又被告知:一周内结束!于是匆匆快看……现在同事聊起来,后面的内容我没太多印象了……
拿了同事两本书,其中《谷物大脑》比较难懂。我曾允诺放假前还给她们,所以我抽空碎片式阅读……某一天忽然发现读过的内容好像不甚了解,走马观花似的。于是,周日,拿出书来,慢慢读。慢慢读,才知道学了点儿生物的皮毛知识,对阅读本书大有帮助――抗体、糖异生作用、血脑屏障等我能理解;而我又知之甚少,还有自以为是。“麸质”不是我理解的种皮的成分,而是蛋白;抗体也不是全部精准找到抗原,有时面对相似结构的,也会混淆抓狂……边看边查阅,边做笔记,偶尔吃口零食、喝杯水,一上午的时间,竟然仅看了前两章……不管进度了,看过明白点儿事才是硬道理。
看书这件事,不管速度快与慢,毕竟开卷有益。
吃饭,慢慢来!
自从在学校餐厅吃饭,几年下来,最大收获:吃饭速度快了!
大家坐在一起,眼看着周围人的饭菜一点点地少,也跟着快吃。失去自己节奏就会常犯错。同事端起稀饭,大口喝下去,我也喝,烫出眼泪来。有次和儿子一起外出吃饭,看他夹一糖醋里脊,我也学样吃……上腭被烫破的皮两周才好。我比较喜欢早上在餐厅吃饭,人少,不令人着急,我慢悠悠吃,三根油条,一个鸡蛋,我吃上一、二十分钟,熬走一、二拔的人儿,觉得吃的比较舒服!
既喜欢人多吃饭,又愿意慢慢来,志同道合者坐在饭店里边吃边聊最好了!等我以后有了钱,天天吃饭店,想吃啥点啥,想吃多长时间就吃多长时间……想想就美,但何时才能算有钱,不想也罢!
说话,慢慢来!
走路,慢慢来!
旅游,慢慢来!
……
现实中太多“马上”“立刻”“后果自负”……很多事情干完了很快记不清干了啥……只记得当时很急、很惶恐。
能自己把握的事情,静下来,慢下来,享受走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