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脑处理能力与幸福之关系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是个不懂幸福的人。苦大仇深的活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早已深入骨髓,偶然照镜子,瞧着自己那点能力,流淌出来的压力,不言而喻。这两日,忽听了一些喜马拉雅的时间管理课程,觉知大脑是与电脑相似的,大脑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此消彼长。试想满是文件和碎片的一个电脑或者手机,运行效能可想而知。佛曰:事来则应,事去则空。如此说来,就是同理的。难怪在印度参禅的乔布斯后期苹果就是比安卓手机自成一派,流畅悠然。若明白这点,每天读书意义凸显,因为读书会让人进入另一个没有堵车,没有房价的世界,一番神游,犹如洗了一个痛快澡,恰逢崔同学又群里推荐了《繁花》一书。对于我这个看多了王侯将相,你死我活的史记者,这本书让我懂了什么叫书中颜如玉。之前那些史书多如膀大腰圆,喘着粗气的胡茬子大叔,可能文字紧张,里面人物都急忙慌张牙舞爪的过日子,一着不慎就一命呜呼,遗臭万年。而这本上海风的小书,语言凝练,却絮叨细腻,满是跳脱的生活。自成一派,读来一如摇着杭扇,曲线婀娜的淡妆二八少女,刮来一种你爱看不看的清风。对于普罗大众,这种闲适典型是可以清空那种沉重的负担。在此不得不急呼,我们要没用的诗歌,没用的舞蹈,没用的音乐,没用的闲书做什么?就是用来清空那些脑里太占内存的有用。这样,当你想快速处理和运行那颗cpu大脑之时,可以保有一颗快乐幸福的心情。总之,活着,不过一种姿态,为何不根基扎实,姿态飘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