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最近学习完了C,转战C++。在学习之初,了解到了一个新的概念——OOP(面向对象编程)。进过多方信息查找和自我理解,对于这几个概念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和想法。
面对过程编程:
在早期的程序设计中,程序员们大量的使用全局变量和 goto
语句一类的东西。,这使得程序异常的繁杂,并且很难得维护,有时候作者本人都可能看不懂自己的代码,所以当年的程序又称为”意大利面条式“。
随后有人证明所有有意义的程序流程都可以使用三种基本流程(顺序、选择、重复)来实现,由此人们进行编程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每种语言都提供这些基本控制结构的实现方式,并提供把数据访问局部化的能力(局部变量),以及某种形式的模块化来分别编译机制。在这些基础上,人们所进行的编程活动基本是通过写用于不同目的的功能函数来实现,故称为面向过程。
并且面向过程这个词是在面向对象出现之后为与之相对而提出的。其实它在以前基本被叫做结构化编程。
由此我们便能很清晰的看出,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将问题模块化,把问题的每一个步骤以函数或者结构体的形式写出来,然后在主函数中间调用,最后输出结果。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是继结构化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软件开发方式革命。面向对象的主要思想是基于抽象数据类型的(Abstract Data Type, ADT):在结构化编程过程中,人们发现把某种数据结构和用于操纵它的各种操作以某种模块化方式绑定到一起会非常方便,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编程时数据结构的接口是固定的。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体是问题域中的主角,所谓客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对象实体和主观抽象的概念,他是人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目标。例如,对于一个学校学生管理系统来说,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始终是围绕学生和老师这两个客体实施。在自然界,每个客体都具有一些属性和行为,例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以及上课、考试、做实验等行为。因此,每个个体都可以用属性和行为来描述。 [2]
通常人类观察问题的视角是这些客体,客体的属性反应客体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客体的行为反映客体能从事的操作。这些操作附在客体之上并能用来设置、改变和获取客体的状态。任何问题域都有一系列的客体,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让这些客体之间相互驱动、相互作用,最终使每个客体按照设计者的意愿改变其属性状态。
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可以接受其他对象传来的消息,也可以向其他对象发送消息。有的语言静态类型,决定了对象可接受的消息的范围,这称为对象的类型的接口。有的语言中对象可以接受任何消息,但只对其有意义的消息进行反应。对象中可以包含其他对象,这成为“聚合”,对象可以被当作其他类型的对象,这要求对象的类型“继承”另外的类型。对象只能通过其所提供的接口来进行访问,其内部具体实现是不可访问的,这成为“封装”。面向对象方法的三个核心要素是: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是指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某个客体的属性与行为绑定在一起,并放置在一个逻辑单元内。该逻辑单元负责将所描述的属性隐藏起来,外界对客体内部属性的所有访问只能通过提供的用户接口实现。这样做既可以实现对客体属性的保护作用,又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只要用户接口不改变,任何封装体内部的改变都不会对软件系统的其他部分造成影响。结构化设计方法没有做到客体的整体封装,只是封装了各个功能模块,而每个功能模块可以随意地对没有保护能力客体属性实施操作,并且由于描述属性的数据与行为被分割开来,所以一旦某个客体属性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某个行为效果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
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
C 和 C++都可以进行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不同的是C++对面向对象直接提供语言支持,而C中只能通过传统方式手动操作对象来模拟对象行为。
C++是多模式、多范式的编程语言,它还可以进行泛型编程。
参考引用:
来源:Edward_Wong
——————————
来源:百度百科
链接:面向对象
——————————
来源:百度百科
链接:面向过程
——————————
来源:buzuohaohaizi
——————————
来源:似景瞳
链接: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