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心都太过贪婪,总是希望付出一分收获十分,这四条从根本来看就是眼界和格局的问题,一个人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看不到更大更远的未来,人总是对当下可以立刻到手的更热爱,延迟满足的道理都明白做起来不容易,克服人性的弱点不容易。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平凡人,每天在老鼠赛跑的轨道上,一直不停的奔波和劳碌。
间谍不是贬义词,间谍是最难的工作,也是最伟大的工作,所以用间谍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舍得花钱,花钱越多,成本就越低,投入越大,风险就越小。
我想到了很多人不舍得花钱买书、买课、参加培训,总想免费或者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课,不就是傻吗?没有看到信息的重要性只看到了眼前的这一点儿钱,啥也看不到了
花钱的四大错误心态
金钱关难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错误心态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这是我给大家的花钱兵法。
心态一:有一种人大钱花习惯了不知不觉,小钱是预算外的就心疼得不行。
打仗是每天七十万个家庭在花钱,一天一家花一块钱也是七十万。但这个钱每天就像水一样在流,他感觉不到;如果额外要给下属花五万块赏钱,他就受不了了。
你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老板?大钱没感觉,小钱特抠门。
心态二:算别人的账,不算自己的账。
有一种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不算自己的账,比如我自己一天七十万户人家花多少钱;他去算别人的账,他算你凭什么要花我这么多钱呢?你值吗?你配吗?然后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不愿意了,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对方占便宜。
项羽就是这种典型心态的代表,他觉得你们都是跟我混饭吃的,我打天下你们跟着混,还要我赏赐吗?
对于这种心病我给开一剂药: 你给别人钱,不是给对方定价,而是给自己定价。你需要给他很多钱不是因为他身价高,是因为你的身价高;不是因为他值钱,是因为你值钱。
就像大公司要花10亿美元收购一些初创公司,那些穷小子才搞了一年半载,甚至可能还没有收入的公司能值10亿美元吗?他要拿了10亿美元就比我这个CEO还有钱了。
但如果你今天不收购他,明天他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进而颠覆你的市场,所以你这10亿美元其实是很便宜的。
现代商业公司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有的老板会觉得自己下属没良心,公司花这么多年把他培养出来,刚一培养起来他就离开了。那他为什么离开?因为他被培养出来了,他更值钱了。
但公司老板觉得你是我花钱培养出来的,我还没收你学费呢,你怎么能找我要条件呢?而那个被培养起来的人,他也确实不好意思找老板要条件,所以他就干脆离职走了。
在华与华,合伙人和总监以上的人都是由公司出钱送去念EMBA,一个人几十万的学费,非常贵。经常就有人问我,你把他培养出来,他走了怎么办?
我说如果他走了,那就是提醒我们公司给的条件还不到位,那我们就要给后面的人更好的条件。 我绝对不会认为这人是我培养的,他就属于我。
有一句话叫,“海底捞,你学不会。”我看到学不会的有一点,海底捞的店长如果跳槽到别的公司去工作,老板会给他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老板觉得我们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还要跳槽去别人那里呢?那就证明我们对他还不够好,而别人对他更好他才去。既然我对他不够好,那我就补偿他一下吧。
你说这老板怎么会这么想呢?人家就这么想。因为你不是他,所以你就学不会。
心态三:担心投资失败。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给他的钱是对的呢?万一我给了钱他却没回报给我价值,怎么办呢?
昨天我们的一个新客户就问我这个问题,他说我们之前请的咨询公司都不成功,所以在请华与华之前,我们公司内部讨论而且犹豫了好久,担心这次再不成功怎么办?
我就跟他说,不成功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你如果这样去想,就不会问不成功怎么办了。如果我们每花一笔钱,每做一件事都一定能赚回来,那这个世界不是太简单了吗?
比如说你要买通敌将,钱给了人却没有买通,他是个吃里爬外的人。再比如说你要施离间计,结果反而中了别人的反间计,那不是花钱买倒霉吗?这种心态很普遍。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生活就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 这些道理都是没出息的道理,花了钱却上了当,这本来就是你应该考虑到的。如果花钱就能百分百解决问题,那世界岂不是太简单太容易了。
有的时候,花钱只是创造一些可能性,或者排除掉另一些可能性,从来就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成功。
我们拿前面的收购案例来说,大公司要花10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你如果不收购他,他也不一定能干起来,也不一定能威胁到你。
只是因为你的命太贵了,所以有这么一点威胁,你就花10亿美元把它摆平了;明天又冒出个别的威胁,你也没办法,你还得花钱,谁让你有钱呢?所以错误心态三,就是我们不能认为我花出去的钱就一定要有回报。
最后一个错误心态,心态四是要一定把钱花在刀刃上。
对于这种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心态,我有一剂特效药,就是告诉你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秘诀。
多花冤枉钱,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唯一方法。只有你花钱的面足够宽,你才能够提高覆盖这个刀刃的概率。 如果你要想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拿一个刀刃去对另外一个刀刃,那你就永远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