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儿童节前三两天,偶然间听说了许多的幼儿园、小学组织的活动,从零食分享到汉服礼仪,甚至是游学研学......都是我这个年纪曾经没体验过。不由地想起了儿时的贫苦,那时的贫苦,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看来却似乎是一种宝贵的幸福。

九十年代的天,很蓝,空气很清新,特别是夏天,澄澈的天空仿佛是一整块蓝宝石。早晨的空气是湿润微暖的,午间则是热意十足,到了傍晚又会渐渐着凉。一年之中,我最爱的是暑假六月天(农历),天很热,知了的叫声从早到晚不停,可它不知道,我却又两毛钱的快乐,一根糖水冻出来的“老冰棍”就可以开心一下午。午后是夏天中最炎热难耐的时刻,爷爷常常拆下老屋的门板,一头搁在门槛上,作一张简单的凉床,就着嗡嗡嗡呼呼呼的大吊扇,睡上半个时辰,调皮捣蛋的我呀,却总爱趁他睡着时找他玩,他也总眯着眼说:小皮猴子......

九十年代的生活,朴素、平凡,即便是逢年过节,也显得十分简单。爷爷奶奶是典型的“贫农”,养过鸡,养过鸭,养过鹅,养过猪......当然还有一只小黑狗、小花狗。那时候,衣服没有纷繁的色彩,的确良、中山灰、中山青......左边补丁,右边缝针,搭配上一双千层底布鞋,就是让人羡慕的行头。直至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奶奶还曾给我做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胜过如今的皮鞋、运动鞋。那时一年之中,最期待的是过年,宰年猪、买新衣、上扬州,麦芽糖、核桃酥、肯德基......足够的奢侈带来的喜悦溢于言表。如今过去快三十年了,依旧对那一碗“干麻菜烧肉(梅干菜烧肉)”记忆犹新,或许,念念不忘的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童年......

九十年代的人们,坦荡、质朴,纵使艰难困顿,仍不妨他们对来时生活美好的向往。可他们亦不会知晓,如今的我们是多么怀念曾经他们的生活。一脚跨上二八大杠,翻过山丘越过小河流,不觉苦来不觉愁,前进的车轮,也太匆匆了,都没停留一下,就跨过了二十多年。我从那个年代而来,叔伯姨婶们的笑容是真挚、真诚的,全然没有虚情假意的遮掩。似乎在腊月寒冬近年底的时候,更有一种独特的亲和感、归属感,平淡纯真的脸庞写满了心底的幸福从容。应该是千禧年前的那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乡间更显得安静恬淡,老爹那会儿还是个帅小伙,大雪之后给我堆起个一人高的雪人,可是啊,一转身,如今大雪早已淋白了他的头发,帅小伙成了“老家伙”......

再后来呀,就到了今天,这短暂的二三十年,如同一场未竟的梦,酣畅淋漓的时候忽然梦醒梦断。此间时刻,却忽然害怕再去叙说当年故事,或许那时的贫苦是快乐、甜蜜、幸福的,而如今的苦,就只剩下了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