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往而不在关系之中,怎么办
—— 《越过山丘》书评2
徒弟:“原来一直觉得,咱凭本事工作,不是凭关系,现在看起来是偏颇了。”
师父:“人无往而不在关系之中,经营好重要关系是人生必修课。正大光明,与厚黑无涉。修不好,是幼稚,是无能,绝无借口”。
这一段师徒对话出自吴士宏的《越过山丘》,其中的师父就是吴士宏。
吴士宏老师一位传奇女性,从只有初中学历的小护士自学英语成为IBM中国经销渠道总经理、微软中国总经理、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两次入选《财富》杂志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业女性。
在《越过山丘》中,吴士宏老师讲述了她如何运用自己的教练技术,帮助教练对象认识、处理工作关系、家庭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小王子》中写道:“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的痛苦,都源自于关系。
人无往而不在关系之中,是否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1.工作中,用同理心与他人相处
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对 1 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智慧、专业技术、经验等只占成功因素的 25%,其余 75% 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同时,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500 名被解职的职员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 82%。
可见,工作关系对工作的影响之大。
工作关系是需要经营的,而经营的起点以及贯彻始终的要点就是“同理心”:把自己换在他人的位置上,看清楚对方的关切点和需要。
高潜海归丹鹏未重视对上级的“同理”,没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在企业组织调整中落选出局,吴士宏作为师父和教练深感遗憾。
知乎博主@丁丁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他总能站在对方立场着想,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也为对方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取得职业上的成功。
两人不同的经历令人唏嘘,那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同理”呢?
吴士宏老师在书中给出了“同理”具体做法:建立“利益相关者关系历”:
由你的本职职责这个“锚点”出发,厘清上级、平级、下级等重要相关者;
充分同理相关者的关切点以及性格特征,清晰如何行动最有效;
可以做个简单的表格,对周围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何种行动有个清晰的“历法”。
从中看出可以处理工作关系,“锚点”“同理”特别重要,“同理心”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用意,了解他人的需求,达成合作。
伏尔泰有句名言:“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秉持“同理心”,处理好工作中的关系,就像鞋里没有沙子硌脚,才能走得远。
2.家庭中,以共情和高质量的陪伴与亲人相处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是生活大难题,作为职场人士,我们最明显的感受是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家人。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成长而家长缺位的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人民论坛网上有一段话:“买得起充电5分钟的手机,但买不到和你通话2分钟的人;买得起昂贵的药物,却买不到陪你去看病的人”。
真正决定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的,其实就是家庭。
繁忙的工作之外,有限的时间之内,共情和高质量的沟通与陪伴是经营家庭关系的解决之道。
共情父母,当你是他们的岁数时,你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每一两个月陪老母亲唠唠嗑,陪老父亲小酌几杯。
共情爱人,回家少看手机,多问几个开放式的问题: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周末你想做些什么?我能帮你做些什么?认真聆听对方的倾诉,表达关注与善意,短时间的沟通也会密切两人的关系。
共情孩子,避免只关心学习和作业,问孩子一些开放性问题,帮他寻找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的答案。共情和和高质量的陪伴会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蔡康永说:“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
罗永浩和妻子结婚至今十几年,他的事业几度大起大落。
暴脾气的罗永浩,从没对妻子说过重话,妻子呢,也总能理解丈夫的压力、照顾他的情绪。
后来他破产欠了6个亿,要人担保,妻子二话没说就签了名。
“多聆听、多提问、多共情”,不断增加家庭情感账户的储值,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庭的大后方稳稳当当,日子才能蒸蒸日上。
3.自我探索中,用灵魂追问学会与自己相处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吴士宏在教练的追问中,明白自己“最怕失败”,活在过去的荣光中,而不接纳自己。在“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理想的状态是什么”的灵魂追问中探寻自己的内心,经历跌宕起伏,与自己和解,进入教练行,活得笃定而踏实。
梁永安说:“今天的工作之苦,早已不是身体的苦,而是我们在精神上的苍茫”。
精神苍茫的人,内心没有笃定的核,容易被工作的琐事困扰。
而那些有目标,有定力的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正值盛年的余秋雨放弃仕途,开始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外界认为他辞职是想要博得大名,他自己对这一切淡然处之。在追古抚今、徜徉山水中,找回了内心的安顿与平和,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
杨紫琼刚出道时,被设定为柔弱女子,她很快意识到,她真正渴望扮演的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女英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苦练武术,突破极限,塑造了经典的荧幕形象。
只有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内心才不再兵荒马乱,更好地实现自我。
写在最后
吴士宏老师强调:“人无往而不在关系之中。与他人关系最重要的是“同理”;与亲人关系最重要的是“质量”;与自己的关系,往往是最难的,但一定要找到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理解他、接受他,与目己好好相处,才能过好日子。”
处理好工作关系,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处理好家庭关系,是生活幸福的必要保障,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是人作为生命个体一生的修行。
愿我们都是处理关系的高手,活得舒展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