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厨艺从何时开始感受到了明显的进步,我想一定是学会用糖开始。
在开始学习做菜的初期阶段,我是十分排斥糖的,因为觉得带甜味的菜很奇怪,甚至说很讨厌。在江浙呆过一段时间,那边的菜色总是带点甜,有点甜的发腻,始终喜欢不起来,因而对于糖总是排斥的。
家里母亲做菜是偏咸口的,也很不怎么用到糖,所以总是想象不到糖的用处,一袋200g的糖买来,大半年也没用完是常有的事。
对于糖的用法,大概是在朋友家看到她往西红柿鸡蛋里加糖,我十分奇怪,为什么要加糖?朋友说因为这个西红柿买的有点偏酸,加糖可以综合一下,吃起来就没那么酸了。我突然顿悟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吃外卖菜馆的西红柿炒蛋,但家里的总感觉不一样,原来是少了糖。由此我知道了糖可以减少酸味。
再后来我复制饭馆里的酸菜牛肉总觉得酸的牙疼,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加糖,我又更加深了这个印象,咸菜加糖也是减少酸味。光泡水是不足以去掉腌制的味道的,抑或是完全去掉了也没有其本来的风味了。
再接着,有次做蒸鱼教程里说最后要淋上蒸鱼豉油,我没有,只有酱油,有评论说三勺酱油一勺糖可以模仿出蒸鱼豉油,我试了试确实差不多,我又学到了一个糖新的用法。同样的用法在葱油拌面的酱汁里又用到了,我突然顿悟,原来一直觉得味道不够丰富,只有咸或不咸是少了糖的调和啊。
最后是红烧,我热爱的红烧排骨总要炒糖色,我按照教程做却没想过原因,糖对于肉味的加成是其他调料没法替代的。而著名的东坡肉证实了我的想法,那大概是我吃过最好的红烧肉,滑而不腻,又不柴,在若干年前一方能卖上38块钱确实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