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古籍中,“华”指木本植物的花朵,即为花。“华,荣也”,《尔雅•释草》中提到,“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指的是草本植物开花为“华”,木本植物开花为“荣”。
在远古时期,古人常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和功绩来敬称首领。最早推广用火的为“炎帝”;推广射箭习武的为“黄帝”‘推广采摘种植的为“华”;推广农耕生产的为“夏”;尧舜禹分别为推广制陶、熟食和治水的首领。直到今天,我们还会以先人为荣,自称炎黄子弟、华夏儿女。“华”把大自然的馈赠、用以谋生的采摘种植技艺和今天的国人联系到了一起。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所以哪怕历经苦难,也依然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后来逐渐发展为可指代整个中国的所有民族。
“中华”(古时候也叫中夏),最早见于东晋时期的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 古代华夏族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因称之为中华。直到现在,到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应该还可以看到建于四方之中的古代都城。而“大中华”,则指以华人为主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华人较多的马来西亚等。
“华”与“花”,最早字形一样。
“花”由表示草的“艹” 和表示演变的“化”组成。在甲骨文,“花”是一棵植株开满了花枝的样子,没有人为的迹象。金文中,“花”古人用花枝装饰欢庆的乐器。到了籀文,“花”是在枝叶茂盛的植物上,加上许多亮点,闪烁其中。
花有花瓣、花蕾、花蕊、花房、花粉、花鼓、花冠等。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花开,春天有梨花、桃花、樱花、郁金香、迎春花,夏天有玫瑰、紫薇、荷花、百合花、栀子花,秋天有桂花、菊花、茶花、月季花、芙蓉花,冬天有杜鹃花、腊梅花、三角花等。百卉含花,美了大自然,更装饰了人们的生活。
花,因其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又引申出不单纯的、构成斑驳的意思,如花样、花彩、花被、花边、花旗、花衣、花毯、花花世界等。花又指注意力分散的,如眼老昏花,花里胡哨。一个人心念复杂,变化多端,也为花,如花心、花花公子,唱花腔。作为动词,花指消费、用掉,如花费、花销、花钱、花时间等。
人们可以饮花茶、花酒、花露。花可以做装饰用,有花环、花束、花篮、花灯、花轿、花车,对死者可送花圈表追思。花儿可以摘了插花瓶里,还可以种花盆、花池、花台、花坛、花园里。花儿聚在一起,就成花丛、花簇甚至花田。种花的,有花丁、花匠、花户、花农。
草,甲骨文字形中,像是破土而出长出两瓣叶子的嫩芽,指禾本科植物。
草因生于山野,又有了民间的意思,如草民、草贼、草寇,由此可看出在古时的人民并不受到尊重。草,与官方、正式相反,引申出随意、轻率、不正式的意思,如草案、草率、草图、草稿等。
草做部首为“艹”,大多跟禾本科植物有关。带“艹”的字很多,简体、繁体加一起有近千字,包括苗、苞、茎、药、苹、苦、藻,蔚蓝、荟萃、萌芽、芬芳、芙蓉、茯苓等等。
一花一世界。花不孤独,花有草为伴。花草世界,可指整个植物界。从花草世界中,可看到大自然的生长。
主要参考来源:《象形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