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儿由里
2020年9月8日 周二 晴 23-35度
花鸟画在八月底暂时告一段落,九月一号开始画山水画,要花好一幅山水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画法与花鸟画的不一样。
九月份过来比较忙,我只能在有空的时间里去书房画一点,一幅画用了几天时间才算画结束,特别是上周日的这一天,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子夜睡觉,没头没脑地忙碌了18个小时,过了该休息的时间点睡觉,已经不能入睡,现在睡得晚会失眠。尽管这几天很忙碌,但我还是坚持画画。
下面是我九月份的绘画习作记录:
一周内一共画了四幅习作,第一幅画和第三幅画,我利用零星时间来完成的。第二幅画和第四幅画是晚上七点过后开始画,一气呵成。
图一笔记整理:
1. 折带皴如腰带折转,用笔要侧,结形要方,层层连叠,左闪右按,用笔起伏,或重或轻。
2. 折带石形方平,结顶处易方平转折直落山脚,转折处多起圭棱。
3. 先以拖笔中锋落笔、运笔,至需要转折时则将笔稍作提顿而侧锋直下,要有疏有密,轻重缓急,浓淡干湿的画。用笔要稍干一些。
4. 要点在于:“如腰带转折”,主要是指运笔的转折处,关键就在“折”,有转无折不成其为折带。
5. 苔点宜用小横点,注意疏密关系,适当点缀即可。
6. 画树要注意树的主次关系,和墨色的浓淡变化。
7. 构图时要注意整幅画的空间关系,一河两岸“三段两岸”式构图法。画面比较空旷寂静。
图二笔记整理:
1. 斧劈皴是一种块面形式造型的皴法,所以在勾勒轮廓线的时,就要有区分各个快慢的意识,如方体的造型。
2. 斧劈皴有大小之分,小斧劈皴画时应笔杆稍带倾斜,侧锋着纸后快速提起撇出,形成平头尖尾之状。
3. 大斧劈皴用笔更加倾斜,侧锋着纸较多,运笔疾速。
4. 无论大小斧劈皴尽量不作复笔叠笔。
5. 用笔的特点是侧锋方笔,运笔应是:1中侧锋下笔;2侧锋渐渐提笔踢出;3将笔送到再收笔(收笔不要太漂)。
6. 大小斧劈山:分清山石的块面加皴,方能不乱而有层次,运笔宜快不泥滞,并注意疏密得当。
7. 要点是:墨色注意轻重浓淡,干湿,特别是皴擦时注意内在的秩序:疏密、藏露变化。
8. 注意石型结构特征,表现坚硬的石山,石型方硬,用笔转折处要方,下笔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图三笔记整理:
1. 荷叶皴的特点是形状如荷叶的叶筋,皴笔皆如荷叶叶筋自上而下勾皴。
2. 山顶的地方如荷叶的茎蒂,叶筋都是由此处生发,随意向下勾皴。
3. 运笔时要有轻有重,有干有湿,有浓有淡,有快有慢,有抑有扬,笔笔分歧,四面散放。
4. 至山石的下部渐轻,渐干,渐淡,渐提,渐扬,渐而虚之。
5. 整体构图偏左,整个画面不可太满,要留有透气的气口。
6. 要分清近景、中景、远景的三者的层次关系。浓淡变化过度要自然。注意中景树的高低层次变化,不可要过平齐。
7. 山石是大小相间的,切不可画的一样大,处理好石头近大远小的关系,远山画的要挺拔一些。
8. 染色的时候注意控制好水分,近处石头底部用赭石加少许墨调匀去染,石头中间用花青加藤黄去染,注意颜色不要过重,要淡雅,是石头顶部用三青,远处虚山用花青去染,注意过度要自然。
图四笔记整理:
1. 找出画面物体的大致位置,确定构图。
2. 根据山石的特征(偏圆浑),使用中锋线条来勾勒出岩石的基本轮廓(注意结构变化处的提按转折),同时需要兼顾结构线的穿插或遮挡(通过物体的轮廓线来表现出结构的空间、区分左右前后),一组岩石的前后墨色由浓到淡具有相对的变化,组合时兼顾大小、前后、左右的空间遮挡。
3. 使用柔韧的中锋线条,根据岩石的轮廓线以及结构线来皴擦塑造岩石的阴阳向背(皴笔与皴笔之间可以错落交叠,甚至于遮挡,注意不要出现极端的十字相加的笔触效果,并且整体的墨色效果相对较干、较淡。近景的石头使用短披麻皴,用笔任仍然是中锋,虚入实出,长披麻皴用以表现远景,实入虚出)
4. 侧锋干笔 淡墨,主要擦 已经皴过的地方,亮部稍带擦一点,整合画面效果。
5. 点胎点,注意疏密、浓淡关系,主要点在结构的转折处。
6. 使用淡淡的赭石分染岩石底部,侧锋稍快 类似于擦笔,水分较大。注意过度自然,使用淡淡的花青分染岩石的顶部,花青和赭石可以交融,但要过渡自然。然后用较浓的花青,染出岩石的前景颜色较重的地方。注意画面的干净整洁。
以上是本人在一周内山水画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