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说起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真是爱恨情仇纠结了人生几十年。这次借日更的机会,正好可以沉下心来整理一下,也算是给自己做个人生过半的总结。
第一阶段 怀旧篇
听老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是喜欢玩具、零食的,而我偏偏只要书。只要有一本小画书在手,老妈大可放心去忙其他的事情。而我只记得,家里有一个神奇的抽屉,里面盛满了各种小人书,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拉开抽屉,安安静静地看漫画。就这样,大抽屉陪我渡过了懵懂的学龄前时光,转眼间学校生活开始了。
与书籍真正的接触应该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吧。因为开学就会发书,发书就会上课,上课就会考试,考试就会请家长。但学生的兴趣永远是在课本之外。老师上面讲课,我们下面传书。圣斗士星矢,七龙珠……同学们“资源共享”得不亦乐乎。我完整地看完第一本全字书也是在小学的时候,记得书名叫《标点符号历险记》,真心的爱不释手啊~以至于到了现在,其中的情节还能回想起来一二。
到了初中,在看书的同时,我就逐渐开始写文章投稿了。自从在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以后,每天都能从传达室大爷那取回来成捆的读者邮件。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让从小没出过远门的我大开了眼界。各地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不能再新鲜的见闻!哈哈,写作文的同时把地理也复习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触类旁通吗?但是从这个时候,我的阅读对象逐渐从图书转向了杂志,比如《作文通讯》、《读者》、《知音》一类的。现在分析起来,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课业内容的增加,导致业余时间被压缩,于是只能转向篇幅相对较小的杂志文章;二是学生手头不富裕,往往不舍得用手头有限的零花钱去买大部头的图书。随着文理分班,高考大限的临近,课外读物就越来越失去了踪迹。
第二阶段 成长篇
我一直有个疑问:进入大学算作是成人礼吗?如果是,那么从每天只读圣贤书的高考学生,一跃成为独立成年人,中间是不是少了点什么?而如果不是,那么无论从年龄上还是生活方式上来看,大学环境也已然将你当做有独立判断能力的青年人了。因此,从高中到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着北,突然没有了方向的那种茫然。而且没有像中学老师那样的人在身边,能告诉我此时应该如何,每天例行地上课下课,完全没有状态。
幸好,有书。大学校园里有大把的业余时间,有可以随时借阅的图书馆,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有时间就泡在书海里面的我,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被扔到一片汪洋中,玩命地吸收,玩命地成长。如同海绵吸水不会指定方向一样,我的阅读也是在一种乱且杂的状态下进行。大部头的四大名著,小品文《点一盏心灯》,专业书《通信工程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国外经典《简爱》《红与黑》等等等等,只要想看的,就拿来看。因为随意,自然很少有读书笔记之类的东东,纯输入,无输出。自由如我,因为年轻所以有更多选择,也许青春本就是这样。
这时,校园网的普及也让碎片化阅读出现了萌芽。每个宿舍一台电脑,大家排表使用。楼道里“咳咳”、“咚咚”声此起彼伏(QQ的验证和上线提醒)。就这样,互联网来了!
第三阶段 冲突篇
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转眼间已过而立之年。而说偷懒也好,抵触也罢,总之,这段时间书籍跟我没有任何交集。不读书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一句话:无论过了几年,跟一天没什么区别,一天的24小时跟一个小时也没什么两样。仿佛人在浓雾中前进,走了多远,到过几个地方,毫无概念。那段时间,我不关心周围人谈论着什么,忙碌些什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老公、孩子、热炕头,团团转。大清王朝闭关锁国?我这就是“闭眼锁自己”!
直至某个年末,猛然发现了镜中的“陌生人”: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而我每天都在做什么?身处井底的感觉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让自己感到窒息。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嫌弃自己到想要改变的》。没错,就是从那个新年开始,我决定要改变被自己嫌弃的状态,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书。
恢复看书的过程是痛苦的,此处毫无夸张成分。看什么,什么时间看,对于一个长期处于家庭妇女状态的人来说,无异于让一个初中生去解答微积分。只能依靠上学时积累的微薄基础,走一步看一步地上路了。
@不知道看什么?拿来主义不是我的风格,于是上网找书单,微信订公号,报名听微课……坚信瞎猫总会碰上死耗子,总有一天我会双目恢复!
@不想占用亲子时光?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早到单位2小时看书!既没有耽误工作,也不会损失陪伴家人的时间。
@年龄太大,人家不带玩?厚脸皮去报名呗,学到东西是真理!认知水平与年纪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不懂就是小学生。将心态放低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了。
正所谓“想做,办法总是有的;不想做,理由总是有的”。挣扎了整整4个月后,我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平台,为知识输出做好了准备。
源源不断的写作输出让我意识到,只有保持优质输入才能有高效的输出。因此,提升自己的关键在于选择优质的信息源。读书自不必说,是目前最合算的学习方式。而很多平台提供的知识引导节目,则为读书这件事加上了动力引擎,使之事半功倍。罗辑思维是我很早就订阅的一个公号,每天清晨的60秒已然成为了生物钟的一部分。罗胖生娃后,第一期代班节目让我认识了樊登老师。当时我已经在保持每周一篇书评的频率输出,而樊登读书会每周一期的拆书正好契合了自己的习惯。从感兴趣到喜欢到迷恋,以至于让我对每周的推送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在听节目过程中,让我想明白了两件事:
@听得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差距。老话说:无知者无畏。在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会不明白牛人为什么那么受追捧。而当你懂了一点的时候,会发现原来牛人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境界。随着知识的深入探索,似乎自己的加速度永远小于导师,我这边还在研究番茄钟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讲解时间的战略管理了。
知识无疆界,保持自己能达到的速度,不放弃,不拖延,相信老天不会亏待如我般勤奋的人的。
@主题阅读是搭建知识体系的有效方式。只有具备了知识体系,才能谈到提升与成长。樊登老师每周一本书的选择似乎没有规律:领导力、个人修炼、家庭关系、健康养生……方方面面,难以一言以蔽之。而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这种状态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基础之上的。而像自己这种刚刚起步的小兵卒来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异于挖了一地的土坑,却没有一个能播下种子去种地的。
因此,主题阅读是自习,可以把听课当做“阶段测验”来考察自己学习的效果如何,与大师的差距有多远。
第四阶段 展望篇
正如前文所说,我读书的旅程是从“走到哪算哪”开始的,似乎自己一直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为人妻母。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尽到自己的努力,然后水到渠成地获得结果。因此也就无所谓“未来计划”的存在了。
昨天有人问我当初是怎么把体重从170斤减到100斤的,在开始减肥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讲真,如果我从最初就把目标定在了100斤,估计90%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样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吧:做好眼前,少想未来。
好了,我和书的故事就讲到了这里。如果一定要问:未来会怎样走下去?我想,就像现在科技的发展一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就好了!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