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后,渐渐变得黏人起来。小小的粉团子看起来这么弱小,这么需要妈妈,真是让你心都化了。但这有时也让妈妈感觉烦躁不已——班都不能上,门都不能出,否则他就哭得天翻地覆;哪怕你只是去另个房间拿东西,他也要大喊大叫;外出的时候,谁也不要,只要你抱着;平常没事也要随时随地抱着你的大腿,让妈妈陪他玩……于是你大摇其头:难道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了吗?
其实这还真怪不得宝贝,因为宝贝在用这种行为告诉你“你陪我太少了”或“你陪我太多了”。
一、陪的太少
蕊蕊妈是一位大学讲师,她一直觉得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品格“,给予孩子“恰当”而“理性”的回应——虽然爱孩子,但她很担心孩子的“延迟满足”做不好,因此在照顾蕊蕊时总是慢半拍,态度也淡淡的。此外,蕊蕊妈在14个月时开始频繁出差做学术交流。每次回来后,蕊蕊都会更黏自己一些。如今,蕊蕊快要两岁了,黏人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了,简直就像贴在她身上似的,连去上课都脱不开身。蕊蕊妈觉得,自己培养孩子“独立品格”的计划基本上流产了。
虽然是大学讲师,但蕊蕊妈显然并不懂幼儿心理:只有在得到恰当而及时的照顾和陪伴时,孩子才能有安全感,从而变得独立。
可以想象到,宝贝还是个婴儿时,如果身边没有照顾者,就随时可能被饿死、冻死,或被入侵者杀掉。这时,母亲及时而恰当的照顾成为了他全部安全感的来源。只有孩子在2岁前确定母亲不会抛弃自己,到了2岁以后,才能明白“妈妈不见了不是不要我了,她很快就回来”,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不会成天围着妈妈转了。
可是,如果母亲对婴儿的情感回应是时有时无的,或是烦躁、抑郁的,那么在随后,孩子就需要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来确定母亲能无条件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是安全的,不会被随时抛弃。而这种方式,也就是大家眼中的“黏人”。
除了母亲的照顾与情感回应之外,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的巨大变化(搬家、入园、家庭不和)、恐吓的语言(“再不听话就扔了你”等)、恐怖的童话故事(巫婆、妖怪、狼外婆等)也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二、陪的太多
小春转眼就3岁了,但还是非常黏妈妈。但和蕊蕊妈妈不一样,小春妈妈对宝贝的照顾简直无微不至。由于是全职妈妈,她有大量时间陪伴、照顾小春,给小春穿衣、穿鞋、喂饭,一起做游戏,连去购物都带着小春。但有一天,妈妈发现小春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都可以在淘气堡自己撒欢般地玩,可小春看着别的孩子,虽然很羡慕,但一点也没有自己去玩的意思,反而拉着妈妈的衣襟,让妈妈和他一起去。妈妈催促了几次,但小春还是不敢去,俩人只好离开。妈妈这才意识到,小春和同龄的孩子相比,黏人太多了。
陪少了不对,陪多了也不对吗?没错,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你陪的。当他独自游戏,如拼图、搭积木时,并不需要陪伴。而如果这时妈妈非要凑过来,和他一起玩,那其实就不是宝贝黏妈妈,而是妈妈黏宝贝了。还有一些生活技能,如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吃饭……如果妈妈都代劳了,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这是妈妈的事”。如果妈妈不在,他就会心慌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久而久之,孩子独立性不但受到影响,自信心还会受损,就更加黏妈妈,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是,如果此时妈妈为了锻炼孩子独立性,硬把孩子往外推,甚至突然“玩消失”,这也是不可取的。就像上文所说,孩子已经习惯了妈妈在自己周围陪伴和保护自己。一旦妈妈突然消失,巨大的落差会使孩子陷入恐慌之中,以为妈妈“抛弃了自己”。
陪太多也不行,太少也不行,这可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了,要怎么解决呢?
其实在“彩虹镇”,也有这么一个黏人的宝宝,叫米米鼠。他每天都黏在妈妈身后,觉得没了妈妈,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但最后,他还是勇敢地独自去和小朋友玩了。那米米鼠的妈妈都用了哪些妙招呢?
1、耐心陪伴孩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阵嘈杂的声音把歪歪兔吵醒了。哇——有新邻居搬来了,他们是鼠爸爸、鼠妈妈和小老鼠米米。米米像条小尾巴,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妈妈搬东西,他跟着;妈妈忙进忙出,他跟着;妈妈和邻居们说话,他也跟着。
去公园画沙画,米米鼠要妈妈陪着去。去图书馆看书,米米鼠要妈妈陪着去。妈妈去厨房做饭,米米鼠要跟着。甚至妈妈去上厕所,米米鼠也要跟着。
你看,米米鼠在黏妈妈时,妈妈总是在微笑,最多有点惊讶,但并不厌烦。
如果没有什么非要分开的理由(如上班、上厕所等),孩子要粘您就让他粘着吧,不要强行推开。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独立性,这种想法只能说是您的一厢情愿,让孩子误认为妈妈不爱自己。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感,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当然,我们不赞同米米鼠的妈妈在上厕所的时候都要让孩子黏着,毕竟这样有可能造成隐形性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妈妈在上厕所过程中都会唱着歌,你听见歌声就知道妈妈在里面了哦!
2、不包办
“米米鼠,我们要去山坡上放风筝,你想去吗?”歪歪兔走过来,友好地问。
“我很喜欢放风筝。可是,我要妈妈陪我一起去。”米米鼠仍然拽着妈妈的衣角。
“今天妈妈会很忙很忙,没有时间陪你。你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去放风筝吧。”鼠妈妈说。
可是米米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妈妈不在,我的风筝肯定飞不起来的!”
“米米鼠,我们要去小溪边钓鱼,你想去吗?”第二天早晨,歪歪兔他们又问。
“我也很喜欢钓鱼。可是,我要妈妈陪我一起去。”米米鼠抱着鼠妈妈的腿不放
“今天妈妈会很忙很忙,没有时间陪你。你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吧。”鼠妈妈说。
可是米米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妈妈不在,一条鱼都钓不起来的!”
你看,米米鼠的妈妈从来不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而是让孩子自己来。
“粘妈妈”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妈妈可以让孩子粘着,但如果代替孩子和其他人交流,就会让孩子更加确信“我与妈妈是不能分离的,不粘着妈妈我就什么都做不了”。这对培养孩子的信心并没有什么好处。
3、相信孩子
但是后来,米米鼠的妈妈摔坏了腿,没法再陪米米鼠去这去那了。
看着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沙子,米米鼠可真羡慕呀!
终于——
米米鼠终于忍不住了,他太想和大家一起搭城堡了!米米鼠把勺子、铲子、放进水桶,噔噔噔地跑了出来。
这一天,米米鼠和小伙伴们一起,搭了一座非常非常漂亮的城堡 。他们在一起开心地玩了一整天。原来没有妈妈在身边,米米鼠一样能做得很好!
“米米鼠,我们要去森林里摘草莓,你想去吗?”过了一天,歪歪兔他们又来问。
“今天,我可以陪你一起去!”腿伤好了的鼠妈妈对米米鼠说。
“不要不要,”米米鼠抢着答道,“妈妈,我才不要你做我的大尾巴呢!”
米米鼠说着,已经跨出门去,跟着歪歪兔他们一起出发啦!
当米米鼠决定踏出家门去跟其他小朋友玩时,妈妈不担心,而是给予宝贝足够的信任。
当孩子尝试自己去做某件事时,这就是他迈出独立第一步的开始。在这时,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担心,而是信心。如果母亲能淡定而放心地让他自己去探索,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那孩子的信心就会成倍增长起来。
此外,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就比米米鼠的妈妈更棒!
1.黏人没法做家务?
那就让宝宝当你的小助手吧!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递毛巾、推椅子……宝宝会非常开心,因为在和妈妈玩做家务游戏呀!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性和做家务的习惯呢!
2.黏人没法出门上班?
那就许诺给宝贝一个期限吧!比如“当时钟短指针指到7时,妈妈一定会回来。”然后,快乐地跟宝贝说再见,让宝贝不知道你离开是不是抛弃他。当然,既然和许诺给宝贝期限了,就要履行承诺哦!
3.跟宝宝玩捉迷藏吧!
找个安全的地方,比如家里或楼下的小花园。一开始,可以宝宝藏,妈妈找;等到孩子习惯后,可以妈妈藏,宝宝找。还可以让爸爸、爷爷、奶奶一起来玩,让宝贝逐渐明白,暂时看不到并不是再也不出现了。
4.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
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力的话,如 “你是妈妈的最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承诺,是他对我们爱之确认的重要基础。反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大灰狼来了”、“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恐吓的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将受到严重伤害!
5.多让宝贝自己玩。
过度陪伴会让宝贝产生依赖性,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你可以让宝贝自己玩拼图或积木,而你在他附近看着或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事后当然别忘了夸奖宝贝:你自己玩了这么久,真棒呀!
6.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
比如《歪歪兔逆反期教育系列图画书·米米鼠像条小尾巴》,告诉孩子,你这么勇敢,和米米鼠一样棒!
总之,当宝贝粘着妈妈的时候,请妈妈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拒绝和烦躁。毕竟,这样的爱,他只有这几年里需要。当他收获了满满的爱,就会转身,勇敢地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了。
《父母必看:宝贝太黏人,究竟是哪里做错了?》是由歪歪兔早教整理编辑——歪歪兔情智乐园幼儿早教产品通过综合训练+亲子绘本+关键期早教指南+情智DVD,每月一套幼儿早教主题产品,从关键期的6大领域发展为重点,同时配合关键期的能力训练和各个阶段的行为习惯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培养宝宝好习惯好性格。
轻松家庭早教从歪歪兔开始,成为歪歪兔会员,在这里读懂孩子!>>>>点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