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除了懂得自我管理,还要学会团队管理和向上管理,今天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总结思考出的一些管理心得。
1、如何有效的安排工作任务
安排的每项任务都要明确的告知希望达到的「目的和标准」,并且有「明确的任务时限和责任人」,责任人需最快速度给出任务完成「方案或者流程」,有明确的「推进节点和完成标准」,管理者在出去需要「提前跟进」各项进度。
任务想要保质保量,高效快速的完成,离不开3点:
1、高效的沟通—确保整个团队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2、完善的流程—有了灵活的流程,才能不断优化工作产出,并且能让工作变得简单高效。
3、及时的跟进—想要有一个好的执行力,除了自觉就是不断的跟进,对于自我要求总是会松懈的。
2、对以后要做的事情进行工作备忘录
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就能明白:
备忘录1:活动数据存档和复盘
每次活动结束,由茄子负责导出所有数据存档,并组织团队复盘。@记录日期:2017年1月19日
将一些以后要做的事情,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到一个统一的备忘录文档中,这样不会出现遗忘遗漏,而且脑子不用记很多东西,需要的时候,翻翻备忘录即可,文字绝对比记忆真实客观和靠谱。
P.S.其实就是清单,但我是云笔记的超级重度用户,通过一些方法很巧妙的代替了各种工具的功能,而且就是存粹的文本,少了很多工具的框框矩矩,用习惯了就很方便,很省心。
3、数据,数据,数据!
写年报的时候才发现,之前做的很多活动和日常数据,都没有做好数据统计和存档工作,导致很多数据特别混乱,很多几乎不可用。做多过程中为了赶各种进度,开发也很忙,就一直拖着,到年底了才发现,拖延的后果在等着。
新建一个完善的数据模板,分类把活动数据,公众号数据,APP数据中核心的,以后用的着的数据全部用合理的方式列好,进行及时的录入和存档
很多数据我要求岗位负责人每日进行「手动的录入」,手动录入对于数据可以有更多的感知,每日统计则表现为对数据重视的仪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每日都在思考,如何做出更好的数据价值。
4、正确激励才是最好的管理@张辉
昨天看到一句话,来自《小王子》,令我非常有感触: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 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我们要想有出类拔萃的结果,必须去激发自己和队员的兴趣、热爱、激情,而不是做机械的分解与分工。必须让所有参与者看到事情的全貌,看到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而不是只是接受到一个枯燥的任务。而我们要选择的船员,也一定是要对航海本身充满浓厚兴趣,对大海充满着向往的人。
一旦你发现这个人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愿意每天思考,不断的精进,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我考察一个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在没有激励,没有方向的情况下自己是否愿意花120%的力气去完善手头的方案,去做的更好。
领导者本人,不应以发号施令为自己的指挥原则,而应以发现人才,匹配合适职责,激励其发挥出潜力为最重要的原则。
5、尾巴
没有刻意的去学习管理学的知识,一方面是志不在此,更喜欢做专业具体的工作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在互联网公司相对扁平,团队也不大,我所谓的管理更多的如何高效协作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