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逛书店,脑子里的感慨,多得要溢出来,不吐不快。但以前看过韩寒的《书店》,觉得写得太好,不敢贸然动笔。可心里有话不说就好比有尿憋着不撒,实在难受。索性信笔胡诌,聊以自慰。
孔圣人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虽不好德,却好色如——不,应该是好书如好色。家里的藏书无多。当然,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压根儿没什么藏书。除却朋友送的几本书和自己狠下心买的几本书外,剩下的全是教科书。不是我不想藏,是没得藏,以我家的经济状况,我一个月的伙食也就二百来块,如果非要买书,生活就非出状况不可。
圣人为读书,可以做到废寝忘食,若说“废寝”,我还勉强可以做到;但要“忘食”,我的生理首先就受不了。毕竟“人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身体感觉有异样,读书的效果想必不会太好。所以余秋雨所说的“藏书忧”,我是没有的,更别谈余光中笔下的“书灾”了。想来两位余作家身在书中不知福,藏书多了都要以书为愁,像我等无书的晚辈,唯有仰天长叹了。
既无藏书,又要读书,除了借书或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电子书外,也只能去书店了。
二十一世纪的书店紧跟社会主义的步伐,发展迅猛。小至儿童读物,大至老人读物,应有尽有。而且书店的书横跨各个领域,什么音乐美术体育教育科学医学文学等各类书籍都一应俱全,无所不包,极大的满足了来书店寻书的人的欲望。因此,作为爱好读书的一分子,一听说县里新开了一家书店,我就迫不及待的来参观。
步入书店,就深深感受到书店以教育为本的理念,各大教辅类书籍扑面而来,众多老师学生在此处徘徊。这一类的教辅书不像女人,一眼便知漂亮不漂亮,欲买者要摸摸这本,翻翻那本,又看看另外一本,像女人选首饰一样,经过层层挑选,比较,方能知其好坏。只恨不能全包下来,拿回家再慢慢挑。
一般教育类的书籍,都有一大特点,没什么思想性,但残害学生的威力却不可估量。唯一的好处(也可以说是坏处)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分考生。在这个“以分取生”的年代,不管这类书的好坏与否,学生关心的只是他对于提高考试分数的实用性。
笔者随手拿起一本名叫《零失误》的教辅书,没想到《零失误》却很失误,随手翻了一页,两个错别字就跑出来跟我打招呼。除了感慨以外,我无话可说。想想这书区的确不是我这个“不务学业”的学生该呆之地,只好敬而远之。
走到杂志区,这里挤满了处于情感多发期的少男少女。纵观现如今的杂志,不是娱乐新闻,就多为言情武侠,而其中尤以言情居多。钱钟书在《说笑》里说:“自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可惜钱先生不知自琼瑶言情走红以来,文人便开始卖情;而这“情”尤以“虚情”占统治地位,创造所谓高于生活的情感故事,最适合生理没成熟的未成年和心理没成熟的成年人看了。
不少看了此书的少男少女们觉得不够过瘾,于是在校园里进行实践。
正当我从思考中回过神时,忽见对面原来看杂志的学生仿佛军队受了集体命令,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裤链没有拉,赶紧背过身去检查,发现封得好好的,绝无伤风败俗的问题,大为放心。又想难道是我脸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比如唇印,几率为零),才引起如此观注?
于是我掏出朋友暂时借给我的手机,用镜面仔细端详自己的脸,发现并没有破坏的迹象(还是个人样)。那他们赠送如此眼神,是何用意?我回转身,欲观究竟,他们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鄙夷。我更为诧异了,好端端的不看书,看我干吗,我又不是韩庚,一定是别有隐情。
我放好手机,低头一看,猛然醒悟。我面前放的全是成人杂志,光看封面就够撩人的,具体感觉就不说了。这杂志的文章题目少儿不宜,内容可想而知,什么《与我同居的99个男人》、《床上的那些事》,更多不堪入道德家眼里的题目就不一一例举了。
想来书店真是用心良苦,懂得对少年们提前教育,直接把成人杂志放在青少年杂志的另一面,伸手可及,用意不可谓不明显。那些看我的学生八成当我是色狼,竟然站在成人读物面前,一肚子色水。这我倒不想说什么,只是想这帮家伙私底下不知看了多少,反倒认为我……哎,遂感此区不宜久留,还是走为上计。
转到生活书区,这里的书籍千奇百怪,不一而足。饲养牲畜的,为人处事的,教人常识的,乱七八糟的书一大堆。令人称奇的是竟有人怕现代人不会谈恋爱,著成厚厚一本《恋爱高手》;开篇就教人怎么调情,什么“要以情书为主,行动为辅”。洋洋洒洒一大堆,若真像此书所说那么谈恋爱的话,分手速度估计赶得上电脑更新换代。可惜作者的名字和书的内容一样乱,草书有超越张旭的“疯格”,我实在辨不清楚。若是如此写字的医生看到,恐怕要误以为是同行了。
而后又有两本书吸引了我的注意,看封面和书名像是双胞胎。一本叫《懂得交际的女人最快乐》,一本叫《能说会道的女人惹人爱》。我以为这两本书定出自一人之手,仔细一看,不是;最为奇怪的是这两本写女人的书竟全是男人手笔,打破了“只有女人最了解女人”这一常理。至于此二公是纸上谈兵,还是经验之谈,不得而知,只有作者本人最为清楚。
告别生活书区,来到畅销小说的聚居地。这里人满为患,属女生的占地面积最广,寥寥的几个男生被重重包围,仿佛是为衬托女生人多势重。这里的书写得好与不好,我不知道,反正是卖得最火热的,符合大多数中学生的口胃。一个个读得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韩寒和郭敬明的书被放在同一个书柜,可见两位80后作家彼此争斗不少,互不往来,他们的书倒是天天见面,相互依靠,不知两人看到此景会作何感想。
李敖说看书要屏气凝神,在这里这点我倒没看到或没看出来,但扭腰提臂的却不少,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像在摆pose,活脱脱一幅《女生百姿图》(美中不足的是里面躲着几个男生),仿佛不是人在看书,倒像是书在看人。一般这种女生多的地方,我是不会去的,毕竟无论她们碰了我,还是我碰了她们,都会被认定为她们吃了亏,我占了便宜。那样我肯定觉得:亏死了。因为漂亮的女生很少出现在这种扎堆的地方。所以今天我也不打算破例,准备离开。
还没来得及走出第一步,耳朵收到一个女生哭的声音。我以为是她旁边的男生对她做了什么。没想到女生掏出自备的纸巾,又加大了哭泣的力度,说:“太惨了!”边哭边拭眼泪。
与她同来的另一个女生边拍着她的背边安慰她说:“小四写的东西,就是那么伤感。”我定睛一看,原来她所看的是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想来四川地震时,很多人都可以漠然,却有许多人能对着一本书哭,真不知道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这种问题怕也只有所谓的专家能解答了。
古典文学区里,很少有人驻足翻阅,进书店到现在竟未曾发现一位老者。可能老人们都在家里陪孙子孙女玩耍。此时倘若我是一个身怀使命的文人,我一定会看着《论语》沉思: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人类的某种东西也在悄悄流逝……
可惜我不是,我已走出书店,想的只是下次再来。
注:文章乃十年前高中时期有感而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