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墉说,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于听话者,更是一门学问。因为前者是一种才能,后者是一种德性。我们的课堂,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我们这样理解倾听与倾听教育。
倾听,是借助多种感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成认知、理解和领悟等的过程。倾听教育,既可以理解为关于倾听的教育,也可以理解为以学会倾听为目的的教育。指在课堂、课外等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学校行为使全员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并由此得到较大化和较优化教育效益,生命体验,人生成长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
为何要实行倾听教育?
倾听意味着谦虚;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同情;意味着开放,还可以蕴含、意味或解释更多的道德精神及其元素。
怎样才能让学生倾听呢?
首先是从教者着眼。教师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较好的师表形象。以身作则,努力成为耳治模范。其次是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或优化倾听的习惯。另外,要调动更多听觉器官,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为真学而教之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101——P125摘录: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且‘用心地相互倾听...
- 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冯卫东-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框架 自序-写这本书的目的 上篇--什么是“真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