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陪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就鸡飞狗跳。你家有需要陪作业的孩子吗?请问你是否有面临这样的困境呢?
陪作业引发的家长心理波动
网上不乏关于陪写作业各种气吐血的段子,为何曾经不需要陪作业长大的我们,如今都在承受这样的历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相比父母那辈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时间闲暇,陪作业是爱孩子的名义,却往往给孩子无尽伤痛。
我家有一年级娃,自从开学后,我很自觉地在晚饭后就搬个小凳子陪在孩子的书桌旁,因为多有口头作业,预习复习啥的,感觉确实需要家长的陪伴。我家女儿算习惯还好的,比如知道作业是肯定要完成的,而且会优先保障学校布置的作业。但是久而久之还是会有各种不舒服,比如明明觉得半小时能完成的,但因为拖拖拉拉、不专心、不认真就能给你磨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想起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重点要培养习惯,就开始焦虑,这样的习惯怎么能行,于是就免不了说教。
说教之下,孩子不会马上有改观,第二天继续重复。每天看着本来时间还充裕的晚上,总想着做完作业还能练练琵琶、读读英语、亲子共读,也想给孩子有自我放松自我安排的时间,可是就是该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懒懒散散不情不愿,开始之后又各种拖沓或者无用功,眼看着时间分秒流逝,临睡时间越来越近,清单事项未一一落实,焦虑感就油然而生。重复说教,板脸、吼、骂等仿佛就水到渠成了。
进入这样的循环,要说这陪伴很愉快那真是自欺欺人;不愉快也就罢了,更担心孩子在这样不愉快的节奏中学习会越来越糟,一年级作业少还好,以后作业多了他怎么应付得了?陪作业如何上火,于大人小孩都身心无益,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做作业这么艰难,以后学业堪忧,那么又何谈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前途呢?如果没有,那可真是愁死人了,操心一辈子还要继续不愉快地被啃老……
孩子在作业压力下的心路历程
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催作业,那就等着他们催好了,作业已不是我一个人该承担的责任。反正不管多磨蹭,不管多不专心,最后爸爸妈妈总会想一切办法让我如期完成的,我也不担心。做完学校作业还有爸爸妈妈布置的作业,练完琵琶还有英语,不管多抓紧时间,最后时间还是紧紧巴巴,与其努力过后也没有甜头,还不如在完成的过程中自己找点乐子。有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写一个字就想跟妈妈说点别的,可是妈妈总是打断我,体会不到我想跟她交流的心情,妈妈总说先学习完再说别的,可是学习完往往就没有再说别的时间,就要被催着上床睡觉了。唉,晚上真无趣,就是在不停的催促中完成这个完成那个,我的动作和速度完全取决于他们催促的着急程度和语言厉害程度,我都没有了自己安排的机会和能力。
痛苦缘于角色错乱和责任缺失
其实在每天这样较量中,存在角色的错乱。做作业本来是孩子的事情,却在家长过于自我加压承担过多的责任、过多参与指手画脚的过程中,剥夺了孩子自我承担责任、自我安排时间节奏以及自我放松调节的机会,试想我们是想一直帮孩子承担作业按时完成的压力还是希望孩子自己能承担起来呢?总是希望后者对吗?但我们当前的做法明显就是往正道上走的。人都是有堕性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孩子会本能地觉得是父母会先帮着承担责任在先,而非自己是第一责任人。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做作业,哪有父母管的,到家自己做作业,做完了该跳皮筋跳皮筋,该看电视看电视,比现在的孩子更早地学会了自我安排,而且有自己能当家作主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一方面是作业负担太重,家长望子成龙,过多关注过多期待,把孩子安排得特别满,孩子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学习都非自发心甘情愿的行为,又何谈能自己体会到多少乐趣。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不乐意不配合的表现,而家长一发现就猛然压制,或以情绪相对,或以语言相向,长期以往真非明智之举。
还自己轻松,还孩子自由
所以我认为家长应该有自己的生活,陪伴其实可以更加地智慧轻松。比如想要孩子自觉学习,要以营造好氛围。自己在边上专心地看书学习,相信孩子耳濡目染定会受到好的影响,比牺牲自己全部的生活时间,死死地盯着孩子写作业好多了。孩子这么小,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有些小动作也是很正常的,但家长过多关注就会引发焦虑和干涉。给孩子些自由,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在孩子视线范围内自我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安心的氛围,有需要时随时可以找到爸爸妈妈支持,同时自己学着把握松紧张弛,这样的能力又岂是我们一直眼巴巴盯着能习得的。
以上是自己近期陪孩子作业的一些思考,很期待能更加正确愉快地陪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