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二三事——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3


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但我们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有的教师,在课堂中用了信息技术,看似精彩、热闹,但深究内容,却能发现不用这些信息技术教学也是没有不同的。这就是王博提到的:“只顾到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目的。”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助性角色,是一项工具,他不能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主角。但用得好,它能让老师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怎样用都好呢?王博讲了两三件必须注意的事。

1.“差异”。使用信息技术必须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风貌,找出没有信息技术就办不到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不能单调的播放PPT教材,拿起笔在电子白板上为教材画标记解说。而应该向邱克荣老师一样,课前让学生预习,并在课一开始针对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解题,利用IRS收集学生的回答,一一保留答题的统计图,不做正误的判定,经过课堂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在课结束前重新回到预测检测题,请学生再次作答。对比答题统计图,查看学生学习状态。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改正。这样运用信息技术便完全显现出没有信息技术就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2.“互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技术触动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教材的互动,以及人与数据的互动。

王博在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通过这样的互动,数据不再是死板的数字,而是能带给课堂生命力的点火器。无论是人与教材互动,或人与数据互动,其目的都是带动人与人的互动,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和有意义的对话,而不仅仅是追求正确的答案而已。

3.“创新”。借助“差异”与“互动”,能使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创新,活化课堂。

说到创新,乔布斯的言语值得记下。他说:“‘创新’就是把不同的要素结合起来。如果你有比別人更多的体验,或者对自己的体验思考得比别人更深,那么你就能够将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并产生新的东西。”

王博的说法也很到位:“只要思考得比别人深入、比别人有更多的体验,每一位老师都能善用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

信息化教学一定要注意这两三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有一个脉络可循。1970年代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
    王者之声阅读 4,594评论 0 4
  •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育语文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
    火车头123阅读 6,428评论 0 8
  • (一)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关于说课 一、说课是什么?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
    半昏山人阅读 30,258评论 0 12
  • 细碎的雨水敲打在屋瓦滴答滴答 屋檐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满塘盛开的荷花旁青蛙蹦蹦跳跳 青石板上浅浅的青苔纵横交错...
    虫卵哦阅读 1,852评论 2 2
  • 嗨,xo来咯。 好久没十点钟哄睡就睡着,好久没有因为孩子要学骑车而慢悠悠地在身边,好久没有看到他焦点不断地转移,对...
    xo宝宝阅读 1,8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