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儿童学习有困难。我多年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减轻 儿童的劳动。把实际技能作为掌握知识的基础,这还只是这个问题的开端。知识的识记和把 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这个问题的继续。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 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 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 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 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 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 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 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 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 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 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 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 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 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物理是一门对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来说最感困难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六至八年级的物理。 这一教学阶段的大纲里包含着大量的概念。我教这门学科教了 6 年,我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 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括相配合。在某一时期所学的概念越复杂,我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 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在教电流定则这一部分教材时,我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 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这个图书架有 55 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现 象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
我使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高涨起来了。他们向我提的问题简直多极了: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在他们所提的全部问题中,约有 80%的问题是用“为什么”这个词开头的。他们有 许多不懂的东西。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 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孩子们对我所讲的一切东西,简直是“一听就明白”。当我们第 一次讲到电流是自由电子的流动这一科学概念时,发现学生们正是对这一复杂的物理现象有 许多问题。可是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好像脑子里已经构成 了一幅世界地图,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好像只要用小块的积木放在图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
我在高年级教过 3 年生物学。这门课程里有大量很难理解的、因而也是很难识记和在记 忆里保持的理论概念。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如生命、生物、遗传、新陈代谢、有机体等科学概 念时,我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他们专门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 个“第二套教学大纲”里,就包括阅读这一类小册子、书籍和文章,读了这些材料,激发起 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青年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学, 引起了对周围自然现象(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代谢现象)的兴趣。我的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越多, 他们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所得的评分是低于“四分”的。
我想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 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 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
读书笔记
现在教育中存在一些现象,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已经成为了冷血动物,他们只知道用挤占时间来控制学生的精力,用题海战术来赢得名次和荣誉,用分数排名来刺激学生的斗志。
解决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的教师首先得从“爱”开始,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作,努力将他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单”;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学生合作,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幸福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 人,不再做教师设计的王国里的顺民。下面我再结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分别加以阐述。
一、学生建立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师生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请保留此标记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
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二、追求教学的“简单”
教学显得繁难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所教学科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拥有让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够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即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共五种;他认为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为严重的缺点之一。 我认为在这五种技能中,最首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培养这种达到自动化程度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养反咀细节的能力。这个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具体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细节”。教师应该牢记这种规则,通过足够数量的事实材料的演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记了这种规则,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运用这种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趣”
这里所说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级趣味,而是一种来自于创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从事紧张而又快乐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撞的“交集点”上,启发并监视学生的脑
力劳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劳动中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的活动小组,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组员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
四、追求教学的“丰富”
追求教学的丰富,就是使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地丰富多彩起来。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鼓励优秀的学生超大纲”的教学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的两套材料,第一种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种就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他认为第二种材料就是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的一个智力背景。所谓“超大纲”,就是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因为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变得更加的容易。而这些超越大纲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体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对学习较差或比较平庸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如果我们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上,做到教学能的“简单、有趣、丰富”,那么我们的爱就能真正地得到了体现,这种爱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