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丘之德
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原文】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
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硃家饮数日。
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曰:“贤者也。”
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阴侯滕公心知硃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待间,果言如硃家指。
上乃赦季布。
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硃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原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今译】
季布楚国人,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帐下五名大将之一。他说话办事十分讲信用,为气任侠,好逞意气,颇有侠义心肠,凡是他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从不违约,又肯帮助别人,因此在楚国很有名气,也很受人尊重。
项籍派他率领军队出战,他在项羽部下带兵时,曾把刘邦打败了好几次,多次使汉王受到困窘,被他逼得走投无路,险些丢了命。
等到项羽被围自杀死了,项羽灭亡,季布就逃亡了。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购求千金”,就悬赏千金,缉拿季布,并传令如果有人胆敢舍匿,窝藏季布,罪及三族,就要罪连三族。
起初,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里。后来,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周氏对季布说:“汉朝悬赏捉拿将军很紧急,迹且至这里,已经快追踪搜查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若能肯听从我,我才敢出个主意,献个计策;如果不肯听从我,我情愿先自杀而死。”
季布答应,听从了他的计策。
季布让周氏对自己施以“髡钳”之刑,剃去头发(剃光头),带上颈箍(用铁圈束颈),衣褐衣(穿上粗制的衣服),化装成劳工,似一名“钳奴”,安置在运货的大车里,并且和他的家僮几十人,混在一起送到鲁地的朱家(山东一个叫朱家的人)的住地,卖掉他们。
义士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也就把他当佣工买了下来,安置在田里劳动。
朱家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里的事情,要听从这个家奴的吩咐,你一定要和他同食,一道吃同样的饭食。”
朱家很欣赏季布,于是乘坐马车专程到了洛阳,拜见了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滕公(夏侯婴)。
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想趁机说动滕公,请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捉拿季布的通缉令,朱家对滕公说:“季布究竟犯了什么大罪,皇上竟要这样紧迫地追捕他?”
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困皇上,使皇上吃了败仗,皇上怨恨他,故必欲得之,所以一定要捉到他。”
朱家又问:“你觉得季布这个人怎么样,你看季布是怎样的人呢?”
滕公说:“他是个有才能,贤能的人。”
朱家说:“臣各为其主用,人臣都替他的君主效劳,季布替项籍效力,是他的职责罢了,并不为过。难道能把项氏的臣子都诛杀掉吗?如今皇上刚得到天下,不求虚涵天下,却以己之私怨,只为个人的怨恨去悬赏追捕一个战败的人,皇帝岂不是向天下人显示的胸怀这样狭窄,器量狭小呢!
“况且,凭着季布的贤能,若汉王朝紧紧的追捕又如此急迫,朝廷逼得他太急,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奔匈奴,就是只好往南走投靠诸越了。
“这种忌壮士,嫉恨勇士就是资助敌国的举动,而君王的大忌就是将自己的贤士送给敌国,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教训还不是深刻吗?
“您何不在闲暇时找机会把这些道理对皇上说说呢?”
汝阴侯滕公听罢,心里知道朱家有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是藏匿在他那里,便答应日后把季布进谏给刘邦,说:“好。”
滕公(夏侯婴)等待机会,果然把朱家的意思转达给刘邦,向刘邦进言奏明。
刘邦从大局考虑,终于赦免了季布。
当时,这个时候的人们都说季布能软化硬的东西,称赞季布能“摧刚为柔”,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在当时出了名,名闻当时。
季布被刘邦召见,谢罪以后,刘邦任命他做郎中官。
季布为人耿直,汉孝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来侮辱吕后,为书嫚吕后,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怒,召集众位将领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我希望领十万兵,横扫匈奴。”
各位将领们都阿谀奉承吕后的心意,齐声说 “好”。
季布却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帝曾领兵四十几万之多,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士兵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 ,才引起陈胜等人趁机起义造反。至今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治好,创痍未瘳,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动摇天下,使天下再动荡不安。”
这时,宫殿上的百官都感到惊恐,吕太后因此罢朝,宣布退朝,终于不再提起攻打匈奴的事。
季布出任河东郡守,汉孝文皇帝时,有人说季布贤能,汉孝文召见他入朝,准备升任他作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勇敢,但酗酒任性,好发酒疯,难以亲近,使酒难近。
至,季布到达京城长安,留邸一月,在宾馆里居住等了一个月,见罢,被皇帝召见后。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的您的恩宠,待罪河东,能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如今我来到了京城,无所受事,没有接受任务,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的称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去臣,就遣送我回去,我恐怕天下有见识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就有根据窥探出陛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沉默而惭愧,过了好久才说:“河东郡是我的股肱之郡,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故特召君,所以特地召见你啊。”
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原任上(河东守)。
当时有个叫曹丘的人,是季布同乡,也是楚国人,是个能言善辩的雄辩辩士,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多次借重权势获取钱财。
曹丘曾经侍奉过权贵赵同等人,又与窦长君交善,很要好。
季布听说了,寄信劝窦长君不要与曹丘来往,说:“我听说曹丘是小人之辈,并不是忠厚的人,勿与通,您不要跟他交往。”
后来曹丘回故乡,听说季布做了大官,想到自己与窦长君的交情,便要求窦长君写一封把自己介绍给季布的介绍信,去见季布。
窦长君劝曹丘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还是不要前往为好。”
曹丘硬要去见季布,反复再三请求窦长君写信,终于得到了一封信,就启程去了。
曹丘派人先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到信后果然大怒,气哼哼地等着曹丘来找他,准备奚落曹丘一番。
曹丘一到,见了季布便向他作揖,深深打躬施礼,并且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说道:“咱们楚国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楚国的人们常常说得到黄金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
您知道您是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么大的名声美誉的吗?况且我是个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们是同乡,我在天下各地四方周游,到处宣扬您仁义忠信的好名声,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够重要吗?而您为什么要这样坚决地拒绝我,距仆之深呢!”
季布听了这段话,于是很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把曹丘生领进内室,留住了几个月,把他当作贵客,视为上宾来招待,临走时,季布还重重地送礼物给他,送了他一份厚礼。
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能够日益传闻,远播,名声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因为曹丘替他宣扬起了一定的作用啊。
(因此,后人形容宣扬别人长处,并乐于荐贤这种美德,就叫“曹丘之德”)。
【赏析】
秦末楚国人季布,个性耿直,说话、办事十分讲信用,恪守信义,他从不轻易对别人许诺,但只要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多么难办,他都想方设法努力办到。因此,大家都称赞他,在楚地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千金一诺”的典故,用来称颂说话算数、讲信用严守信义的品质。
“季诺”、“季布诺”、“一诺千金” 原意是季布的一句应允或者承诺 ,有千金的分量。
“一诺千金”一句答允的话,价值千金,a promise is worth a thousand ounces of gold,形容说话算数 ,做事极有信用,信实可靠 be true to one's words.
后用“曹丘之德” 荐引、称赞或介绍的恩惠,the kindness of recommendation,形容宣扬别人的长处。
后用 “购求季布” 比喻负罪逃亡。
“摧刚为柔” 抑制刚强,使之柔顺,force the obstinate to yield,指人的性格,去刚就柔,变刚强为柔顺。
胡,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越,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
后用“北走胡,南走越”为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录用,而投奔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