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3篇原创文章
关键词:技能/感性/职场
我在一边彷徨不安和断断续续的积极向上中过完了一年,在过去一年里事业走到了低谷,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使我心安。
我思考着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思考着职业本身,于是报名参加了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课。
古典老师在讲未来最职场最重要的几项能力时引用了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书中的六项决胜关键能力,分别是:富有创意的设计感、生动的故事力、贯通的交响力、亲切地共情力、吸引人的娱乐感和行动的意义感。
我开始不停地寻找途径去提升自己的这六项能力,买各种各样的相关书籍,报名大大小小不同的课程,总算脱离那种“一闲下来,就开始消极。”的可怕的状态。
我就这样埋头学习了大半年,断了大部分社交,直到一天几个朋友来找我,交谈过程中不停地表露各自的迷茫,抱怨自己很想努力升值加薪,也和我一样去践行“六项精进” 结果就是不尽人意。
半天的讨论我们找出了几点原因,我想现在很多人也在这些雷区上面匍匐前进。
一.学了太多东西,泛而不精。查理芒格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他一年也只专注学一项新的知识,而我们却着急地想在几个月中速成各种“神技”。这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做法,如果可以集中80%的精力去攻破20%的重要内容,那将收获更好的效果。
二.学习的内容错了,人云亦云。当我们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本来就不对的内容,那就是损兵折将的事,我在大一就离开学校去健身房工作,而我再校的同学纷纷去考四级,考各种证,参加各种招教,我知道这很大程度是自己理想和目标无关的跟风行动。
究竟什么才是职业中最迫切需要的能力呢?
在某天早晨我找到了答案,我和爸妈的上班时间是早早出门,回来的时间也比较迟,早餐时间是一天中唯一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间。
我一般会在凌晨4点起床刷牙的时候打开音频课开始学习,直到6点吃饭的时候还在听,这一段时间是直接过滤掉父母和我说的话,因为据我以往的经验,她们说的无非是衣服多穿点,菜多吃点之类的,我还经常因为思路被他们打断而生气。
在一部记职场人去寺里参加禅修训练的记录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个普通的员工离开家乡工作,每天为业绩指标而奔波,经常疲惫不堪地吃碗泡面熬夜赶进度,家里的母亲每天会打电话来问一些每天同样的小事,他抵触的情绪也越来越大。
禅师告诉他:各种知识和科学的学习使你变得更加理性,你用利弊去衡量所有事的价值,而我希望你在变得理性的同时,加强感性锻炼。
这一段话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就像在玉米地里挑最大根玉米的猴子,一路走 一路挑,以为不停地获得更大更多的玉米,其实是不停地失去重要的东西。
而最大的玉米,早就被我们丢在路上了。那个玉米叫做“爱的能力” 作为职场倦鸟的你,感受爱和表达爱,这项核心能力还在吗?还是已经被人情世故打磨得什么都不剩,只留各种没温度的职场技能?
我在一九年的愿望清单里,写下了一条“有爱大声说出来。”
关于爱的经典书《爱的5种语言》告诉我们爱有诸多形式,爱可以是陪伴,可以是小礼物,可以是积极的鼓励,也可以是亲切的拥抱。
现在就把表达爱当做一项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去学习吧,只有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才能够回应这世界给予的厚爱。
—end—
推荐书:《爱的5种语言》
作者:盖瑞 查普曼
学会理解对方表达爱的方式,并接受彼此表达方式的不同,练习用对方所能接受的爱语去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