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氏所说的“道德”究竟是指什么?其核心什么?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道德”(规范或品质)有什么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是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学生在精神领域能够自我教育,道德准则能够自我实践自我运用,其核心是自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规范的区别,就是苏氏认为的道德是学生可以实践的,是指如何正确的使用规范,而我们的道德教育,是生硬的讲解、灌输,没有达到内化。
2.苏氏所说的“道德教育”与现实学校中的“德智体美劳”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自己的各自的课程。
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在苏氏的学校中,这些教育没有考核,不是强迫,是在情境中自然获得德智体美劳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促进道德的发展。
3.道德教育主要有哪些途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
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是让学生劳动,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用劳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
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是自我教育,帮助学生战胜懒惰,规律自己的生活,能够自我管理的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教授比自己小的孩子,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在教授的过程中学生都会获得极大的收获。
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阅读科学家、伟大的人物传记,与伟大的灵魂共舞,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志向,眼光放长远。
在具体操作中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评价,一定要慎重给出分数。
4.如何理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样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当老师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他所学到的东西,那么他是不会记住或执行的。自我教育就是自我管理,就是对自己负责,明白自己的目标所在。
为了让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都努力让学生除了了解故事和人物之外,能够产生自居,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共读《西游记》取经团队后,我和孩子说,你是团队中的谁,你为这个团队做出怎样的贡献?引发他们给自己的团队(小组)制定共同发展的目标,每个成员的分工,具体要如何去做。再比如,我们的反思课程,通过对自己过去一周的收获与不足的反思,督促自己在这一周中严格要求。效果能明显,我所教的是农村校,在区里排名比较落后,推动阅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在反思课程实施以来,参与阅读的人数超过90%,并且在听同学读反思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责任,这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