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好与坏》:决策的艺术

《决策,好与坏》:决策的艺术


谈到决策,很多人都会认为,每一个决策的背后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做支撑,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管理学知识,就可以做出一个理智的正确的决策。然而,现实中的决策真的是这样吗?


《决策,好与坏》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布莱克指出,如同人生,如同扑克牌游戏,我们做决策时常常要面对变化莫测、危机四伏的状况,正确的行动并不能带来期望中的结果。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决策,孩子上哪所学校、买哪支股票、找什么样伴侣、做什么工作……,如何做出决策呢?


(1)没有完美的决策,只有对的决策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宝玉,宝玉上面有一点瑕疵,于是这个人就想着把瑕疵给打磨没了,等到瑕疵没了,宝玉已经变得很小,失去了价值。


决策也一样,每一个决策都是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做出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的改变,决策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如果一味的追求决策的完美性,就会陷入刻舟求剑的机械主义,这样的决策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2)决策的核心在于把握停止搜索立即行动的时机


中国人历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认为只有万事俱备,做出的决策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力求找到任何关于要做出决策的蛛丝马迹,只要掌握的信息足够多、足够完整,做出的决策才是正确的。殊不知,在无尽的搜索中,已经贻误了时机。


在现实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取完整的信息,这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停止搜索,立即行动。


(3)常见的决策场景有“在家附近”和“离乡背井”


有一段时间,周围的同事都在理财,出于好奇心,我也跟着购买了两支基金。但是,我是理财小白,一段时间后,就卖出其中一支,赚了一点小钱。高兴之余,又买进一支,结果,现在仍在亏损之中。看了《决策 好与坏》后,我总结了一下我的问题。


我的这段理财经历应该属于书中提到的“离乡背井”做决策。踏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要想做出一个好的决策,可以选择追随赢家、复制别人的成功、聘请向导、回执地图等方法。但是我什么也没做,就是凭着感觉买基金,亏损也理所应该。


要做出一个对的决策,就需要搞清楚我们决策的场景是什么?是属于“在家附近”还是“离乡背井”。场景不同,做出决策的方法也不同。搞清楚了场景,再利用书中的经验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决策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


总之,决策更多的是一门艺术,好的决策可以帮助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如果要提升决策的能力,建议读一读克里斯·布莱克的《决策,好与坏》,未来某一刻也许会用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