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那年,曾经有段对我来说特别难熬的日子。朋友的背叛,亲人的不理解加上自己本来就内向的性格,让那些天格外的黯淡无光。
那段连上厕所也要女友陪的时光里,我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偌大的校园里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放学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了死亡,这种想法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以往平淡的生活很难让我联想到“死亡”这个词,而那次的突发奇想也让我重新好好思考了,什么是,死亡。
很幸运的是,我虽然有过这种想法,但并没有付出过实践。这也源于不管日子过得多么难熬,总会有一个愿意相信愿意陪伴我的好友来帮助我走过那段时光。
大多数人应该都和我一样,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曾冒出过“死亡”这个念头,但最后都幸运地活着。
但还是有很多人仍然处于着“死亡”的边缘,注意这里的“死亡”不是指病危而是心的死亡。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对着镜头述说着一个让人震惊又惋惜的悲剧。
悲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学学生,这个男孩由于性格孤僻等等原因被同校学生欺负,渐渐地,很多人开始以取笑他、欺辱他而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因为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男孩始终没和亲人说,他开始反抗,会对欺辱他的人嘶吼“我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可换来的只是无理由的拳打脚踢和一句淡淡的“你怎么不去死?”。
也许是真的忍受不了,男孩绝望地计划着死亡。在那个本来可以被改变的早晨,他疯狂地对身边的人叫喊着“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周围人像看一只怪物一样看着他,校车师傅以为是个恶作剧,没好气地说“明天见。”
但是,真的,这个男孩,没有明天。他绝望地冲回家,拿出家里备着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说到这里,男孩母亲已是双眼通红。她呜咽着说“这本来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被改变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不知道伤害别人会给他们带了多大痛苦,直到自己也被这样对待。在这个逐渐文明的年代,野蛮一直没有消失,它以另一种利己的形式存在着,相比没文化的野蛮,我们更应该提防有文化的野蛮。一句不该说的话,一件不该做的事都有可能把我们心底里的恶魔召唤出来。
我仍希望,在这个世界的你能被人温柔以待。就像初二那年及时拉住我的朋友,她的微笑温暖了那年所有的,寒冷。
“我曾经想死,因为还未与你相遇。”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出生。”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活在世上。”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