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轮的21天养成计划已经结束了。突破四万字啦。
这周过的很充实。今天终于回家了。
这一周的天气真的是热炸了,在昨天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扬琴圈艺术节”。在这三天,每天上午是青年教师讲座,下午是专家教授讲座,晚上是音乐会,可以说是每天的内容很丰富。
在上午的青年教师讲座中,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内容,有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同时也显示出了哪些老师讲的比较实用哪些老师讲的明显不走心。我记得第一天有一位青年教师讲的虽然是针对入门很基础的知识,但是她讲的真的很好,甚至在场的一些小孩子都仔细的听。我们可以向这位老师去学习,以后用这种方式也来教授于自己的学生。而有那么两位青年教师明显不走心,一位教师是全程只照着ppt念一些扬琴的历史,明明这些我们可以在一些书籍里或网络上查到。另一位教师呢,明显是没有提前准备,因为一上台说话就是结结巴巴不知道该讲什么,甚至引用在她之前讲座老师的观点顺着往下讲,讲着讲着突然跑题,听着我们都是云里雾里的,一头雾水。
然而下午的大师教授们的讲座就不同了,非常精彩。给我感悟最深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田伟宁老师,他一开始在讲自己的学琴经历,讲到后来情到深处时不禁触碰到泪点,最后为学生们演奏了几首自己改编的曲子,看着老师在台上十分投入的在演奏,真的特别感慨。另一位是许学东老师,他的讲座也十分精彩,讲述了他自己整理的一套练习方法。边讲边示范,每个学生都认真的做着笔记。讲到最后都不忍放下话筒,让我们十分感动。
看到了这些教授们专注的为我们传授知识和亲自示范,心里由衷的敬佩。在刚才得知扬琴大师项祖华教授不幸因病与世长辞,项老师在他扬琴艺术生涯中,培养了多批优秀师资与演奏家,为中国扬琴事业的继承、传衍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记得我2014年考学那一年,在中国音乐学院50周年校庆,蝶梦扬琴音乐会上李老师邀请她的老师项老师上台合影,看着那个颤颤巍巍的背影被搀扶着走上台那一瞬间,全体观众给予最热烈的掌声。
在此沉痛哀悼,项老师,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