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20发起人陈水老师发了一个视频,
引发了群里热烈的互动,
视频内容是一个心理学老师如何处理自己孩子被数学老师投诉的事情,
先是心理学老师接到数学老师的电话,
心理学老师被很威严的语气质问:
你是不是某某的家长?
是啊。
我是某某的数学老师,
我问你啊,
你们是不是只管生孩子,
然后把孩子丢给学校,
就不管孩子的教育问题啊?
那当然不是啊,
孩子的教育我们父母也是有责任的啊!
那我问你,
昨天的数学作业你给他检查了没有?
有啊,
有检查了啊!
那是怎么回事,
有一道题目连续错了四次?
你到底有没有检查她的作业呢?
你这家长是怎么当的啊?
哒哒哒一通质疑后,
这个心理学老师带着郁闷不快回到了家。
他的女儿看到他闷闷不乐的样子,
就问老爸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老爸的回答可以当教科书式标准答案,
他说孩子啊我接到你们数学老师的电话了,
他说你虽然作业完成不好,
一道题还错了几次,
但是呢,
他说你的书面特别整洁干净,
只要你继续努力,
用保持书面整洁的态度来学习,
下一次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然后,
心理学老师开始分析,
他说数学老师为什么会生气?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教孩子的权威,
可是这个孩子我怎么老是教不会,
权威受到挑战,
但是他觉得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
把家长找来训一顿。
心理学老师反思自己为什么也生气郁闷?
因为觉得自己还是挺不错的一个人,
怎么会被数学老师这样来一顿批评呢?
觉得自己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
所以也生气了。
但是,
心理学老师马上就处理了自己的情绪,
把那份受气的郁闷默默消化掉了,
他总结说家长这个时候千万冷静,
绝对不可以当老师情绪失控的二传手,
再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这是不负责任家长的表现。
然后,
他对孩子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鼓励了孩子的上进心。
我开始用界限给以上每个人做分析,
其实这是可以用画边界解决的情绪问题。
比如说老师因为感觉自己权威受挫而心情不好,
因此找家长来发脾气这件事,
那属于老师的感受,
那是老师的边界,
我们做家长的改变不了;
孩子题目不懂那是孩子的认知问题,
我们也没办法替他着急,
只能靠他逐步消化理解,
而且这是属于数学老师的职责范围,
不属于家长的职责。
家长怎么化解老师的脾气是我们当家长的问题,
这个是父母要承担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边界,
我们可以选择生气或者不生气,
决定权在自己身上。
如果这个家长决定发泄情绪给女儿,
那就是侵犯了孩子的边界(自尊心)。
如果学习这个心理学老师,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
继续对孩子给予孩子鼓励,
接纳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
接纳孩子暂时的不理解,
选择继续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这也是属于自己可以决定的边界。
这个时候,
每个人的边界都得到了尊重,
数学老师感觉不爽的事是他的边界,
他找来家长发泄自己的情绪,
家长选择默默承受了;
家长选择不发脾气是他的边界,
因为他选择尊重自己孩子的自尊心,
选择撒一个善意的谎言支持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边界是什么?
希望得到肯定和鼓励,
这是孩子的边界,
在这个案例中,
孩子的边界也得到了保护。
可谓是皆大欢喜,
各得其所。
这就是边界的威力。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二百四十九(总第249)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