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思考/学习系统反馈延迟
我自己的碳中和学习系统存量和流量之间变化的关系:
存量:碳中和学习系统的存量包括知识水平、行业经验、社交资源等。这些存量会随着学习与实践的进行而增加或调整。
流量:流量包括知识获取、应用和经验积累等。输入流量来自我对学习资源、实践项目的投入;输出流量是这些投入转化为的知识积累和行业经验。
增强回路:系统中存在增强回路(正反馈),知识积累越多,社交网络越丰富,就能为我个人和公司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调节回路:系统也存在调节回路(负反馈),如时间、精力、资源的有限性会对知识获取和应用速度进行调节。
总结来说,我自己碳中和学习系统的核心存量包括知识深度、实践经验、声誉和社交网络,这些存量相辅相成,构成了我专属学习系统的基础,并通过相互影响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我打通了第二关后了解系统是如何变化的,但这还不够。接下来的第三关,我们要认识系统变化的一个关键特性,就是反馈延迟。
教育学中强调“及时反馈”的重要性。通常认为,有了及时反馈,才能够形成一个学习闭环,有了学习闭环,我们就可以采用试错法,快速学习、快速迭代。
但是要注意,系统变化的一个关键特性,恰恰就在于,它很少会给出及时反馈,系统的反馈经常是延迟的。我个人认为这也是系统思维最大的难点,很多学习者在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中因为反馈延迟周期比较长,只要在短期内看不到结果,就很容易轻言放弃。
我们对系统施加一个影响,它的结果往往会在很久以后才会逐渐显现。比如碳中和领域的创业,不管是工具,教育培训,还是碳中和咨询公司,真正迎来指数型增长要等到2030年前后。
进入碳中和教育领域,我们就做好了先5年不盈利的资金准备。前五年,先把专业知识和系统夯实好。
事实上,整个碳交易市场碳价的周期性波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反馈延迟引起的。如果你不了解系统的反馈延迟特性,就很容易出现误判。
那么,面对反馈延迟,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个人碳中和学习系统中反馈延迟两个核心要素:
知识反馈延迟: 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输入和应用之间存在时间差。比如碳足迹的知识的学习到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实践反馈延迟: 知识应用到实践并产生结果也需要时间,例如光伏项目的开展、行业经验的积累等。
罗列出了影响反馈延迟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之后,开始思考解决方法:
分阶段学习: 我先从碳核算专业基础知识开始学起,学完之后马上借助AI工具设计案例,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中,做出一次调整后耐心等待反馈结果,以免反复操作导致系统失衡。
缩短反馈时间: 尽量减少知识学习到应用的时间差,通过讲课,实际项目、学员反馈,加速反馈进程。
总结起来,司马腾碳中和专属学习系统的建立我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梳理我的学习系统构件。由实体要素,连接,功能三种要件构成。其中,实体要素最明显,但重要性最低,可以被替换,所以我的重点精力不是知识,而是连接和目标,但是这两个要素是隐藏的,是决定系统行为的关键因素。
第二步,了解学习系统的变化。是由存量、流量、增强回路、调节回路等很多个调节关系所决定的。它不是单因单果,而是多因多果。不是线性变化,而是非线性变化,系统可能保持原状,可能加速增长,也可能突然被打断,取决于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谁能够占主导地位。
第三步,掌握学习系统滞后效应。学习系统掌握关键特性,反馈延迟。反馈延迟要求我们不对系统的短期变化做出过激反应、频繁干预系统,而是应该降低反应的力度和频率,着眼于长期视角。越是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系统中,我们越应该提醒自己,慢下来。
以上内容即使掌握的非常熟练,彻底掌握了系统思考方法,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塌糊涂。因为动态复杂系统的行为,是不可能被预测和被控制的。
我现在的理解和感悟是,真正能够把系统思维用好,是“尊重常识”,顺应系统的特性,跟上它的节奏。
祝大家五一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