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遛”心
文/袁茹意
暑伏的天气让人心烦意乱,焦躁难安,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出游,他们深信:身体和灵魂总需要有一个在路上。只有走出去,才会晓得遇见什么人,什么事,神秘的未知在前方向人招手,诱人前行。而对整个生命来说,这都是一场场绕不开的道场。
前些日子,一个人坐上火车前往厦门。没有为此次出行做任何的功课,拿上背包便出发了,没有多余的理由和借口,就是终于有闲了,刚好还有一点点钱,足以满足出游的开销。朋友们羡慕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也为我一个人在外提心吊胆,感谢你们所有因我的出行产生的心理感受。向内看,都映射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列车行进的并不快,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将未见过的事物快速的拍摄下来:“旱鸭子”的北方人,见到水田如同发现了翡翠,一块块水田错落有致,秧苗在水中直挺站立,勤劳的农民时而直腰遥望那未完的农事,想必还有那光明的明天。更多时候是哈下腰,麻利的将一棵棵秧苗插入水中。越往南行,水见得越多,人的情绪似乎也被水的灵动所感染,鲜活起来。车厢里各种喧闹:孩子们的叫嚷声,南方人叽里呱啦的谈话声,列车售货员的叫卖声,诸如此类,混杂其间。耳朵自动开启屏蔽的功能,只见得一张张面孔在竭力的表达着什么,而我又什么也“听不见”。将目光再次转向车外,夕阳已下班,天边只留下些灰蓝与沙漠金,倒映在江面上,远处的山越来越模糊,老天要睡觉了。
视觉受阻,感觉涌动。看着列车进入站台,又从站台驶出,我在想:每一个没有上车的人都焦急地等待上车,上了车的又焦急地等待下去。起点亦终点,终点亦起点。眼前的位席空了又满,满了又空,所有的占有都是暂时的,包括空间,包括人。很多的道理只有那时那境才会让人感受的最为真切。所看过的书中角色也只有在那时那地才会浮现眼前------川端康成的《雪国》还有那不知名的《田野上的白发》。只有行走在路上,很多沉睡的记忆才会苏醒,当年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才会扑面而来。
出门可以遛的不只有狗,还有一颗久被包裹的心!有事没事带心出来遛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