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属辄碧
透……”还未到橘子洲,关于它的想象已经萦绕心头,伴随着一路铁轨有节奏的震颤,一下一下叩击在我的心头。毛主席笔下长沙的秋天,色彩斑斓,辽阔壮丽,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一幅绚丽而恢弘的湘江秋景图,让人迫不及待想一睹其风采。
橘子洲,是我日思夜想未了的梦。这一天,我终于遇见你。
走近橘子洲,清新的江风扑面,一江暮色连天,落日金碧辉煌,水波粼粼,白鹭数点。橘子洲是湘江下游最大的一个冲积沙洲,史载形成于西晋,它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辽阔而壮美。
我沿着橘子洲踱步到尽头,映入眼帘的是坐落在这里的毛泽东青年时代雕像。我一边身临其境感受着《沁园春·长沙》中描绘的辽阔美景,一边体会着“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感受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豪情。不由得感叹,千里江山,英雄豪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刻,我伫立在橘子洲头,远眺岳麓山,俯察湘江水,犹如踏上了历史的
航船。
晚风习习,我重温着当年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正是在这里,他们自觉肩负起民族大任,英姿勃发在岳麓山的凉亭中切磋,酝酿革命的文韬武略:他们曾在湘江的清流边沉思,"怅蜜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同构
筑救国救民的宏图大业:他们也曾在橘子洲头的绿荫下,“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研究历史的过去与现在,探索着中华民族可能走向的光明未来。
踏着历史的足迹,追溯逝去的岁月,想到造就英雄的时势,追慕改变时势的英雄。我深深地向橘子洲头鞠了一躬,有力而缓慢,这个动作,饱含着我对革命先辈深深的感激和敬仰。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喜乐的幸福生活,没有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山,这水,这洲,砥砺了伟人的意志,孕育了革命的理想,绘就了革命的蓝图。
在这里,遇见橘子洲;在这里,遇见历史,遇见一场伟大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