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活

读《惶然录》过半时,写过篇随想的短文。今天读罢,想认真谈一谈生活。

这本日记体的书,很适合睡前零零散散的读。百篇短文,读到哪里,总觉得心中共鸣声不断。就好像那些文字,早就在身边,只等着我看到它,那是一种对内心身处存在事物的唤醒。

很多练习过写作的人都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该精确的地方寻求一句精确的话,在该模糊的地方寻求一句模糊的话,让一切各行其是是件难事,和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一样不容易。所以作为写字者,我十分敬佩作者对抽象感受的想象力、精妙的表述以及源源不断的充沛情感。

书中的“我”没有个性,变色龙般随处藏匿,他揭露人性的深层悲哀,一种生命无意义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很符合那句,逃得过对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很多事物,稍想一些,便失去了本来的样子。人可以怀疑,也可以对怀疑怀疑。但由于思维方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真实和虚假也是随人主观而定。

有些人觉得自己是那样的人,另一些人会觉得即使是自己认知的自己,也未必是真的。有些人觉得记忆是停留在那里不会改变的,另一些人会觉得人每回忆一次,都会添加现今的一些情愫,所以每次回忆都是对记忆的篡改。各种各样的说法,无穷无尽。又能证明谁真谁假?

说到底,我很羡慕一种人,他们能随着生活轨迹无意识与世界融合,自身完整到感受不到自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怀疑。但其实,放眼看看一些老几辈的人,很容易就会看见。

你问他们该如何学会生活,很少有人能答得出来。如果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为三种境界。他们中的很多人,大概连第一种也没跨过去,但他们又确确实实在做着,以惊人的行动力,并且不知道自己平实到伟大。这大概就是叶芝说的,人可以体现真理,但是他无法明白真理。

我们这一代人,幸运的在于大多数可以顺利活下来。不幸在于,未必活得好。当人知道的更宽泛,想的更深入,选择扑面而来时,看到的失去也更多,生活更加惶然。

现在很多人觉得文艺青年,很作,很矫情。很多文艺青年们又会觉得,说那些的人很庸俗,很粗鄙。但坦白的说,人若生活,还是不要单单处在看到与实体不同的那一面。看到流水忧伤,看到天空忧伤,旅行会强加很多意义,就连吃到好吃的,也要回忆一番过去,那在生活中才是最尴尬最无力的,说到底是另一种浮躁。知识和道理在未真正体验的时候,都是来如流水,逝如风的东西,称不上是智慧。

我所能想到生活最好的样子,是一切如其所见,我能感知到它背后的东西,我也知道自己知道了,但无论喜忧的,都能享受此时此刻。能看到生活中小而确定的幸福,又能承受起沉重的悲哀。在开心的时刻开心,惶然的时刻惶然,尽量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世界。软弱和坚强都没那么重要,也不需要强装,只是不要同情自己欺骗自己就好,那会倒在比地面还低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羞于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次读的韩寒的作品《我所理解的生活》是我接触他的第一部作品,以前对他早有耳闻,也只是看过...
    素沙阅读 1,865评论 0 1
  • 旧梦渡口时,遥遥无期日 时过境迁,终了殊途二字 至此暖冬时节,闲暇间翻开社交账号里曾经的留言板,才发现都已经很多年...
    無雙公子阅读 1,761评论 0 1
  • 文|公子逸 他的清醒,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远”。远离人群,就不大受到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而众人对于韩寒最大的...
    公子逸阅读 15,025评论 194 444
  • 看完电影后,天色尚未黑全,城市的灯光才刚刚亮起,冬天的傍晚最能勾起周茜宁的人抑郁指数,她拽紧自己的手指,由心底叹了...
    桃_夭阅读 2,435评论 0 2
  • 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被暖暖的太阳拥在怀里,闭上眼睛,感受迎面拂来的和煦春风,和干枯树叶落下的沙沙声,思绪也逐渐飘向了...
    水滴石鱼阅读 1,859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