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细微,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够安守它,万物将各就其位。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道繁衍出天下万物,万物的名字确定了,就是适可而止的时候了,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
这章仍然是在讲述道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在论完战争与道的背离后再来讲人与道合,从治理天下的角度,守道,万物将自宾;离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都是这样,何况是其它事情呢?
但是这章有一个疑问,虽小,天下莫能臣。这个小与第25章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相互矛盾,为什么?这里就要回到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这就与本章的“道常无名,朴”相互对应。道是天地万物的先天状态,质朴混沌,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形无质,自然没有人能过收服它。这里虽然只说了小,但实际上在说,不管道是什么形态,天下莫能臣。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里的“之”,如果理解为道,感觉比较突兀,到底是守什么呢?是万物本来的样子。可以理解为候王若能守万物本来的样子,万物将自宾。这个之与朴相对应,道演化为万物就是朴散则为器的过程。万物不管是大小,美丑,都要安守它本来的样子,万物自然各就其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句话应该反过来理解,以降甘霖则天地相合,侯王如果能够不去干扰百姓的生活,只是降下雨露去滋润他们,则可以做到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句话和第7章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相对应,侯王如果把服务天下作为存在的意义,那么就可以做到能长且久,这和民莫之令而自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说文》制,裁也。本义为裁断。始制有名,代表的就是朴散则为器,名指“有名万物之母”,第2章指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弗居”。不有、不持就是知止,这就是降下甘露,滋润繁衍万物,待万物已经生发,民莫之令而自均,这个时候,就要知止,这和上一句有一个物象和意义上的承接。知止可以不殆,如同第7章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句话和第一句“道常无名,朴“相对应,天下是有名,道为无名,这对应江海来自川谷的积累,生于川谷,江海是天下、有名的象征,而川谷是道、无名的象征。老子通过这些日常的现象,看到了道的存在,看到了万物的生灭。
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盘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
上面这个典故把文字与内容的关系说的很透,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认识世界的一个障碍,为什么很多人说,书读的越多人却越愚,就是这个道理。书本就是一根手指,传达的思想却是天上的明月,要通过读书,找到明月所在,就要正确理解文字,找到文字内在的统一性、逻辑性。读懂了文字的组织逻辑,只是说你认识到这是一根向上的手指,但还是没找到明月,认识到组织逻辑背后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组织文字,就知道这个手指在为你指出明月所在。佛家三障就有一障——所知障,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懂的越多,阻碍你的也越多,因为你已经陷入文字的海洋,已经忘记初心。
从《道德经》第1章至本章,老子的语言组织逻辑其实很简单,朴实无华,也没有讲什么空幻的道理,只是在不停的使用生活经验、典型实例、物象对比去启发我们,其内却蕴含着一个组织逻辑,认识自然,把握自然,顺从自然。这就是老子文字组织下的逻辑,这就是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师,智慧生于身外,当我们纠结于自身的欲望的时候,就是明珠蒙尘的时候。宇宙的存在先于人类的产生无数年,期间也有无数个物种的生灭,其蕴含的智慧我们只要学习一二就受用无穷,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当今人类欲望的膨胀与恐龙愈加庞大的身躯是何其相似,知止不殆。
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们失去了先贤们向自然学习的能力。我们懂得了苹果为什么落地,却忘记了苹果完全成熟的时候,就是落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