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前面
这篇影评是在《小偷家族》上映前看完点映后就开始写的了,直到今天才写完。
比如接下来的一半文字,都是8月1日晚上写的。
直到最后我才写下了《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惦记的人》这个标题,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小偷家族一家人都想和对方说的。
然后,还有就是:这篇文章有点长,是我写的影评中最长的一篇。
写在前面
过去一周太忙了,每天睡眠三五个小时,没有功夫看电影。
难得拿到一张《小偷家族》的点映,挺对不起导演是枝裕和的,我竟然在中途睡着了十分钟。
观影结束后,主办方人员一再强调说《小偷家族》是一部特别适合豆瓣的电影,希望能够给个好评。
言外之意就是,偏文艺的片子在豆瓣都比较受宠,这似乎也成了惯例。
但我喜欢这部片子和它是不是文艺片无关,和导演是不是是枝裕和无关,更和它获得了金棕榈奖无关。而是我能够在影片里读出很多细腻的东西和细节。
许多人都在说这部电影残酷,现实,压抑,家庭里彼此都是“利益”关系。
但我却一点都不这样认为,全片给我的是满满的温暖和美好。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一起经历的冬天到夏天,再到冬天,那是一段多么珍贵的时光,直到最后“家族”的人都互相依赖和留念。
一
是枝裕和的电影深受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影响,他自己也表示是侯孝贤的影迷。
他们的作品都是围绕家庭的琐事展开,因为太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慢节奏,沉闷拖沓,剧情推进没有情绪高潮,结局开放等等特征就显得特别明显。
这也就导致了这类作品沦为所谓的文艺片,很难让大众喜欢。
但苦恼的一点是,当所有影评人一再地夸耀这些电影多么好多么好时,很多觉得不喜欢的观众会选择了沉默或者跟风给出好评。
这其实是个挺奇怪的现象,反过来看近期《西虹市首富》这样的喜剧电影,褒贬反而更加均势,因为你可以找出电影里耳目一新的笑点,同样也能挑出它的毛病和缺陷。
而《小偷家族》则不行,因为你觉得它不好看,只能说:“我看完了,不知道电影里讲了什么……”但是,你并不能找到理由去诟病它的拍摄手法、艺术水平和编剧的水准。
气不气?其实挺气的吧!
同时看这类电影太容易受到观众当时的情绪、环境和心情所影响了,比如当时看《步履不停》的时候,能想象到看完后我竟然会哭了吗?
二
聊回电影,我觉得首先去梳理清楚电影里的六个角色,会更加容易理解电影所传递的内容和剧情的脉络。
爸爸治,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一家之主”,他和一家人都没有血缘关系,孩子们也都开不了口叫他爸爸。爸爸没什么本事,唯一能够教会孩子们的可能就是带着他们到超市偷日用品补贴家用。
在生活中,他也异常的保守,所以才有一次他工地上干活时意外受伤,护送他回家的工友看到家里这么多人,有些惊讶:原来你也有家人啊。
妈妈信代,和治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在互相认识之后,治和信代一起杀了有家暴的信代前夫。在之后和治相处的过程中,两个人慢慢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信代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女性,在奶奶死去的时候能够冷静地把尸体安排埋在了自己家的浴室里,在最后事发后,又一个人顶替了所有罪行。
老奶奶初枝,是一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也是这栋房子的主人。她的丈夫离婚抛弃了她,也是因为害怕孤独,所以才结识了治和信代,让他们住了进来。
她经常回到前任丈夫的儿子家里祭拜,但实则是去拿点前夫儿子孝敬她的三万块钱,她拿到的所有钱都自己存了起来,并没有花出去。她也对政府工作人员撒谎说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人住(因为有政府工作人员来的时候,奶奶叫弟弟妹妹赶紧躲起来),好骗取政府的养老金维持家庭的生活开销。
姐姐亚纪,是奶奶初枝前夫的孙女,因为家庭原因离家出走,被奶奶一家人收留。为了填补家用,在风俗店里靠出卖色相给家里挣钱。
亚纪给自己取了个花名叫“纱香”,实际上是自己妹妹的名字。许多人觉得亚纪和妹妹关系不好,其实我倒觉得亚纪还是非常怀念妹妹的。
弟弟祥太,是信代和治在一次偷车子里的东西时,意外发现翔太被家长遗留在了车子里,于是他们就直接把翔太“救”回了家里,这在电影后面有提到。
翔太是这个家族中最排斥盗窃行为的人,但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又使他不得不接受去干盗窃的行当。他拒绝跟治一起砸车窗偷东西,他也极其不希望妹妹也学会盗窃。
可以说,祥太年龄虽小,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思考。
妹妹友里,她的身世是最清晰的了,饱受亲生父母虐待的小女孩,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被治和翔太发现,并“救”回了柴田家。
翔太和友里在他们看来,都是“救”回家的,并不是拐卖或者诱拐的意思,这点其实在电影剧情推进中还起到一点作用的。
三
看这部电影,如果走马观花地粗放式看一遍,肯定会觉得沉闷无聊,甚至还会感觉电影里的故事很残酷和压抑。
爸爸带着孩子偷东西,还说“初了偷东西没什么能教孩子的”;妈妈在洗衣厂打工,偷客户衣服里遗漏的东西,而他们背负着杀人的罪名——合谋杀死了妈妈信代的前夫。
奶奶骗政府的养老金,还个把月去一趟前任丈夫的儿子家拿点孝敬钱,出门抹着口水数一数,嫌弃怎么又是三万;而她收容这些人,其实只是怕自己孤独终老罢了。
姐姐是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在风俗店做援交妹。
更令人瞋目结舌的是,一家人竟然带着才几岁的弟弟和妹妹去偷东西……
《小偷家族》表面带给我们的,真的就是这样残酷的一个家庭,组成这个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或者说只是为了生存而临时组成的一个群体。
这就像是天桥下、烂尾楼里拉帮结派的城市流浪人一样,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浅薄关系,无非是为了生活下去。
但是枝裕和从来都不是纯粹放大负面情绪的导演,仅仅宣泄一种社会现象和生活现实并非他的初衷。
他总是在细微处去表达温暖、善意、感动和真理,这些真的要细致地去观看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
比如电影中传递爱的方式,是枝裕和表达的很含蓄。
这里不得不提看烟花的那场戏,全家人一起在屋檐下抬头看着天空,脸上洋溢的满是笑容,但其实他们住的那个房子是被高楼大厦遮蔽的,根本看到烟花,只能听到烟花的爆炸声。这样的场景其实有些让人心疼和伤感,但如果你贯穿到整部电影中这些人物的关系,你就会感受到他们之间微妙的温馨。
烟花很美,相比起亲眼目睹,可能想象起来更美好。是枝裕和不让烟花成为眼前的画面,反而让这种家庭的爱显得更加令人感觉珍贵。
四
反过来看电影中的人物,他们的爱同样也表现得很克制。
比如说他们聊天提到有没有看过大海,第二天一家人就乘车前往海边玩。当一家人在海边嬉戏时,奶奶远远地看着说:“真的很感谢你们。”
弟弟祥太从来都不愿意叫信代和治一声爸爸和妈妈,只是在最后和治分别的时候,在公交车上远远地叫了一声:“爸”。
而妹妹一直都固执得不苟言笑,但她却偷偷地为一家人画了一幅全家福。
还有信代和治的关系,两个人相处了那么久,孤男寡女,却从来都相敬如宾,不碰对方。直到那个下暴雨的下午,两个人发生了关系。
其实他们彼此都有爱,都有感情,他们却从来都不愿意将心底的那份爱直接表达出来。
他们互相之间心照不宣地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是为了生存下去而维系的情感,可能也害怕投入真心吧,毕竟只是为了“利益”而住在同一屋檐下,谈情说爱反而显得矫情了。
但是当这个小偷家族面临破裂的时候,他们却表现得更加果决:
最后被警察审讯时,信代自己一个人选择了为大家顶罪;
奶奶去前夫家庭要的所有钱一分未花,死后全留给了家庭;
翔太故意大动静地偷东西吸引店员,好让妹妹不被抓;
妹妹友里用画笔画了一幅全家福……
这一切小小的细节,都让人不自觉感动,甚至流泪。
他们看似只是靠利益支撑的家庭,实际上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做奉献。
五
《小偷家族》里很多的细节值得回味,而且有些地方不细看,就会遗漏,说几个我在观影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A
最让我觉得残忍的是奶奶死后,全家人竟然在浴室里挖了个坑直接埋了!试想只要是正常人,谁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将一个死人埋屋子里,想想都渗人。(我一开始以为信代和治会把奶奶埋在院子里的鱼塘里的,因为在之前两个人聊过院子里那个废弃的鱼塘。)
但后来想想,其实他们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的:一来,如果找殡仪馆下葬奶奶,那他们将会失去奶奶养老金这份家庭收入,“诱拐”孩子的事情也会东窗事发;另外一点更重要的就是信代和治曾经就谋杀弃尸过信代的前夫,早已把人命看轻,所以他们才能如此冷静的处理了奶奶的尸体。
另外有个细节,发现奶奶死后,全家人都淡定地站着,唯有姐姐亚纪一个人哭的最伤心,可能亚纪其实知道奶奶初枝和自己的亲戚关系了。
B
其实奶奶这个角色,在电影里刻画的挺细腻的。
她和亚纪聊天时说亚纪的鼻梁好高,然后到前夫儿子家又说他的鼻梁很高,长得特别像爸爸。当前夫儿子给她钱的时候,说怎么好意思再收钱,结果出了门就抹口水数钱,嘀咕着说怎么又是三万。
这些明显可以感觉到,奶奶过去应该是个挺尖酸刻薄的人。但到了快入土的年纪时,他对待这个拼凑的家庭却显得格外柔情和关爱。
比如说信代让亚纪每个月也得交点家用,但奶奶直接说亚纪不用拿;奶奶去取钱的时候,故意把卡的密码说出来,让亚纪听见;奶奶去世前,把存起来的钱放在装假牙的盒子里,故意让他们能够容易发现……
可能暮年这些日子,这些人真正带给她了家庭的温暖吧。
C
妹妹尤里掉了颗下门牙,哥哥翔太拿了把椅子把牙齿丢到了屋顶上。这和小时候的习俗一样,上排的牙齿丢到床底,下排的牙齿丢房顶,说这样才能重新长出健康的牙齿。
D
还有一个镜头大家肯定记得,就是在海边的时候,爸爸治和儿子翔太主动讨论发育的问题,因为治发现翔太开始盯着女人的胸部色眯眯地看。
治就问翔太是不是发现那个最近变大了,翔太说以为自己生病了,然后治就说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场戏惹得原本压抑的电影院哄堂大笑,但其实笑过后你会发现这样的教育其实很多家长是缺失的,毕竟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总会产生生理上的变化,如果没有家长的引导,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抑郁和恐慌。
E
另外就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妹妹尤里见完球后趴上栏杆看外面的那一幕。其实和一家人看烟花、信代和治发生关系外面下雨的镜头很类似,就是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却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这种开放式的结尾其实解读的方式很多,我倒是认为最后她看到的是爸爸治,因为治和儿子翔太分别后,伤心之余想到的肯定就是女儿尤里了。
虽然他们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可能是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惦记的了。
六
喜欢是枝裕和的人,肯定内心都孤独的。
这点,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