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最后的时光(十三)

2018年1月5日(农历冬月十九)星期五  阴 (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在村东头的十字路口下车,踩踏着污浊的雪水,守护着父亲的骨灰,一路哭喊着,步履蹒跚地走回家。

      帮忙的人早已把灵棚搭建在西墙外,昨天二嫂打扫干净积雪的街道上。白色的充气拱门,树立在雪地里。拱门上的对联用黑色的字体书写。上联是:一生俭朴树典范,下联是:半世勤劳留嘉风 。横批:沉痛悼念。这一黑一白格外醒目,越发让人感到白的凄凉,黑的沉痛。拱门前面道路两侧,摆放着各种纸扎活:高大威猛的金黄色狮子、金山银山、金童玉女、凉亭、电视、轿车等。灵棚里有一张供桌,纸扎的碑楼。碑楼后就是为父亲准备的柏木金色棺材。棺材的外周雕刻着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故事。棺材盖反放在地上,里面用彩色纸粘贴成蓝天、月亮和星空,好让父亲睡进去之后,在与我们平行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可以随时仰望天空。

        昭昭把父亲的遗像摆放在供桌上。我们兄弟姐妹和嫂子围在棺材的四周,听从执事人葡萄的安排,各自忙碌着。大姐二嫂为父亲铺垫好被褥,摆放好衣服,二哥帮着大哥把父亲火化后的枯骨按照顺序分别装进衣袖和裤腿。那曾经魁梧的身躯,如今如何能够再把衣裤填满?二姐把需要陪葬的物品放进去。父亲那块新买的手表,链子断了,大姐夫修理了半天也没修好。大哥看了看我递给他的手表说:“不要了,我家里刚好有块新的,我去拿。”一切安摆放停当后,所有的孝子拿一朵预先准备好的十籽棉花,丢进棺材里面,围着棺材转一圈,对逝者进行瞻仰、默哀。之后,再把里面的棉花捏出来。具体什么意思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猜大概是十全十美、子孙满堂的意思吧。这时,八九个男人抬起棺材盖儿盖在棺材上。相传“盖棺”的钉子要用四根枣核钉,又称为“子孙钉”,据说能使子孙们兴旺发达。钉钉子时,我们姐妹哭喊道“爸爸躲钉”“爸爸躲钉”,哽咽着一声又一声提醒父亲,不要被钉子伤到。至此“殓成”。孝子们分男左女右守在灵堂两旁。

      下午,天气特别的冷,人们恨不能把整个身体都装进棉衣里,只露出眼睛和鼻子来看路和呼吸。伤心的二嫂,或许想为父亲最后再做点什么,或许是看到几个小伙子冷的发抖,于是叫上侄子、侄女婿,一起去门外扫雪、铲雪,把灵堂前后道路上的雪全部清理干净。既可以让父亲极目远望,感觉干干净净,也能方便帮忙办事的人行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产生热量,二嫂和几个小伙子劳动到最后,都浑身上下热气腾腾,似乎要融化掉这冰冷的世界了。

      吃过晚饭,大姐感觉有点不大舒服,回家休息去了。我们用一个旧铁锅,盛了满满的一锅燃烧后的柴灰,放在灵棚里。我和二姐围着火盆坐在灵堂的右侧折叠“元宝”,希望父亲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不再受穷。二哥和几个男孝子守在灵堂的右侧聊天。二嫂是个坐不住的人,里里外外不停地来回走动着。响器班的几个人,时不时地吹吹打打,凑个热闹。我不去想其他人在忙什么。我明白,不管办喜事还是丧事,办下来,都会有很多事需要操心处理。我既然操心不了其它事,那就一心一意守孝,陪父亲最后一程,不让父亲觉得孤单寂寞。我和二姐一边用手中的锡箔叠“元宝”,一边聊天,忽然听到有个人在灵棚外喊二姐。天色灰暗,眼神不大好的我仔细看了看,好像是尚战国。所有的纸扎活、灵棚和帐篷都是从他那里订购来的。二姐以为他是来要钱的,就放下手中的活,走了出去。一瞬间,莫名其妙地,我感到心底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过了一会儿桂莲走了进来,坐在了二姐刚刚坐过的位置,也拿起锡箔折了起来,她动作麻利,折得很快。她教我用她的方法叠,我尝试了几下,放弃了,还是用自己的方法更得心应手。突然,她用探寻的语气问我:“巧,咱二姐年纪也不小了,一个人不容易啊。”听到她的话,我敏感的警惕起来,心里想:“难道她是铁成派来的说客吗?”我掩饰起反感的情绪平静地说:“二姐在城里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桂莲说:“女人到老还是要有个归宿的。我听说铁成还想叫咱二姐回家哩,你看咱二姐还能跟他过吗?”我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二姐是个什么样的人,村里谁不知道?只要铁成还有一点点人性,二姐能和他离婚吗?二姐为了仨孩儿忍受了他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又个个听话争气,老年享福的时候了,铁成却还像个混蛋而且死不知悔改,二姐还能再跟他过吗?”桂莲附和着说:“就是,就是。只是想二姐老了要有个着落,百年之后,有块墓穴能同葬。”我说:“她生养了三个儿女,我不信老了没人管。再说哪里黄土不埋人呢?人要先考虑活着,死是以后的事。”桂莲又附和我说了几句,就岔开了话题。她的电话响了,她接了个电话,说还有事,就先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大姐流着泪走进来,伤心和委屈写在脸上。她一边走一边擦眼泪,二嫂扶着她。我有强烈的预感,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惊慌地问:“怎么了?”。二嫂扶大姐在我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大姐哭诉道:“我说啥了,我啥也没有说啊。我正睡的迷迷糊糊,听到吵闹声起来。咱妈要我去问问恁二姐,是不是她叫铁成来。我出去碰到恁二姐问她,她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回去学跟妈听,要她不要听外人不怀好意的瞎扯。牙齿都没有挂到她,她小燕真不该像个泼妇一样,指桑骂槐,闹得鸡飞狗跳。”二嫂说:“今天在火葬场的时候,就有人悄悄告诉我,说大嫂今天回来肯定不会放过恁仨闺女的。”大姐哭着说:“她就是冲我来的,我后悔今天晚上没有跟你末已哥(大姐夫)回去。我回去,就不会出这种事了。”二嫂生气地说:“你说什么呢?你在这里是为了啥?咱是为了守孝,为了咱爸。你要是走了,明天就不要来了。大姐自己觉得委屈,忍不住哭泣。

      这时二姐流着泪,弯弯扭扭地走进来。二嫂赶紧拉了一张凳子叫二姐挨着大姐坐下。二姐侧过身子,抱着大姐说:“大姐,别哭了,今天的事都是因为我而起的,要你受委屈了。”她本来是想劝慰大姐,结果她比大姐哭的更伤心。我已经从她们的对话中猜出了事情的大概,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心地善良的二姐凡事忍耐,只求息事宁人,可在父亲最后的时光里,家庭内部发生的吵闹不和却是因为她。她该是多么的自责和痛心呢!我对她俩说:“姐,别哭了。如果你们觉得她闹这一出戏,就是为了整你们,要你们伤心,那你们为什么要伤心呢?那不是正中了她的圈套吗?她看到你们伤心,计谋得逞,岂不是很开心?相反,如果你们不生气,她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生气的不是应该是她吗?”二姐说:“今天上午在火葬场,她找事,没人理睬她。她的气没有发出来,心里不愤。”我说:“是啊。她如果想给我们气受,我们偏不气,反而高高兴兴。那么生气得就是她自己,你们这么聪明的人不应该不懂这个理。我为什么要气呢?我为什么要受别人情绪的影响呢?”她俩擦干了眼泪,渐渐恢复了平静。

        过了一会儿,母亲蹒跚着走进来,心事重重的样子。她毫无表情的脸上隐藏着莫大悲楚。我赶紧问:“妈,你怎么来了?”母亲没有回答,径直走到我旁边的凳子上坐下,看着大姐和二姐说:“你们俩能不能忍忍,不要寻事?把你爸爸的事顺利办了。”两位姐姐异口同声地说:“妈,你放心,我们不会寻事的。”可是妈突然对着父亲的棺材嚎啕大哭起来:“小喜爹耶,你咋真狠心呀!你把我一个人丢下,叫我咋活呀!”哭声撕心裂肺、悲痛欲绝。两位姐姐听到母亲的哭声,也跟着哭起来。我慌忙用双手抱住母亲,让她的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在母亲耳边说:“妈,不哭不哭。”同时,我转过脸去,皱着眉头向两位姐姐狠狠地使了个眼色,要她们不要哭。哭声不仅会传染,而且会引起共振。我担心她们的哭声只会让母亲更伤心,而且我们也不想让外人看笑话。永红(一个远房堂弟)在旁边劝说:“娘,气大伤身,咱不哭了。来,叫我给你按摩按摩,顺顺气。娘,好点没有?外头太冷了,咱回家去吧?”母亲轻轻的摇摇头。我说:“这里有火,不要紧,让她在这里做一会吧。”永红让二嫂把躺椅上的一件短大衣递过来,给母亲披在肩上。他是一个嘴巴涂蜜,能言会道的人。他在母亲身旁一会揉肩一会儿捶背,变着花样劝慰。母亲平静下来后,坐了一会儿,永红和二嫂就把她送回家了。

        福来和郭不井坐了一会儿也回去休息了。我和两个姐姐守在灵堂,二嫂向来是坐不住的,她一会进来一会儿出去。二哥在灵堂外用木材烧火,没有烟子后就铲进来加在火盆里。昭昭懂事地不时过来问:“姑姑,还喝不喝水?”然后帮我们把小热水壶灌满水。我知道他是想以这种方式为他妈妈刚才掀起的一场风波赎罪,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和善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列夫·托尔斯泰说:“促使爱成长、使所有的人融合在一起的行为,就是善;让人产生敌意、令所有的人互相叛离的行为,就是恶。

      大姐问:“今天咱妈不能去那院睡。”我反驳道:“这咱不能管,妈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二姐和二哥同意我的看法。大姐说:“万一到那院,小燕对咱妈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就咱妈那脾气,不得气出个好歹来?”我解释说:“应该不会,我回来观察了一段时间,她现在对咱妈确实好多了。再说,丹阳和昭昭都在家呢。她不可能当着孩子们的面做的过分。”大姐不服气地说:“反正我提醒了你们,万一出了什么事,你们可别后悔。”二哥说:“万一出了什么事,只能说明咱妈命里该有一劫。”我说:“你想想,妈回来这几天都是在那边睡,今天我们出面说不叫她去,那不是明显地表明故意找事吗?这样做岂不是正好给了小燕说三道四的借口?”

        大概十点来钟,我们看到丹阳和昭昭搀扶着母亲,大嫂跟在后边,往他们家走去。我们闲聊着,我心里有一丝对母亲的挂念,虽然我嘴上那样讲,我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大姐所说的情况。二哥和二嫂说大姐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要她也回去休息了。

      灵棚里有一盆碳火熏着,感觉很暖和。虽然在寒冬深夜的冰天雪地里,却没有一丝寒意。夜深人静,我们心里都在想:“今天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到此为止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1968年夏 靠山村 刘家 我:二姐,你穿这红褂子真漂亮。 二姐:是吗,俺担心你姐夫不喜欢,昨儿个跟咱娘在隔...
    謃星星阅读 1,295评论 10 9
  • 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好!美醉了
    云掌柜2阅读 143评论 0 0
  • 闷热而狂躁的春风似乎少了平常的温柔,一夜的呼啸院子里的李树花布满石板。紧紧贴着坑洼里的雨水,阴郁的天空小雨纤纤风细...
    北山鬼阅读 168评论 0 0
  • 孤独是什么?有人说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叫孤独,自己跟自己说话没人懂叫孤独,看到美景无人分享叫孤独…… 周国平在《爱与孤...
    黎小羊阅读 3,281评论 2 0
  • 无论是资深父母还是新手爸妈,最为棘手的问题不是孩子的屎尿屁,而是处理亲自时光。 《好爸爸的一分钟》介绍了很多简单而...
    小橘子2017阅读 927评论 2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