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文总是静不下心来,写着写着就卡壳想别的事,写不下去了。虽然基础不好,字词语句缺陷是头号原因,可心不静,也是其中之一吧!昨天在书店看了一些书,想着能不能找本喜欢的,让自己静一静,遗憾的是,不能。在家里看到《朝花夕拾》,以前我和孩子都没看懂,怎么办呢?先从这本生涩难懂的开始吧!也许有点莫名其妙,看着当笑话吧!
今天看了鲁迅的《狗·猫·鼠》。这个故事要从鲁迅写过一篇《兔和猫》,上面有表明仇猫的事开始。本来他是毫不介意别人认为他仇猫的,可是如今他担心了。他的文字对于有些人可能戳到他痛处,一个不慎,会得罪“现代评论派”的人,更甚至于会得罪“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徐志摩,因为他们“不好惹”。这里“不好惹”实际是反讽,是让那些人缄口无言而已。不然那些人又会说:狗仇猫,鲁迅也仇猫,而鲁迅又说要打“落水狗”,自相矛盾的说法。其实就是想间接地说鲁迅是狗呗!所以鲁迅说“不好惹”是想先堵住跟其论战人的嘴。
鲁迅又把狗和猫为何成为敌人的原因说了下,虽然是用童话来表述,其实也是调侃讽刺与其论战的人。鲁迅认为猫没错是狗没眼力。这是不是暗喻对方要论战,应该论战那些压迫者,而不是针对鲁迅呢?也反讽了对方才是狗,找错人,看错论战的对象呢?
接着说起人禽之辨不要看得那么慎重。动物界,虽然不如幻想的那般舒适自由,可不啰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标榜自己多清高,多公正。可人呢?能直立,能说话,能写文,却堕落,说空话,违心的话,脸皮厚可内心惭愧。这些小聪明至于吗?还联合同伙攻击异己!
鲁迅又交代,他开始仇猫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他十岁左右猫吃了他饲养的隐鼠。
现在真正仇猫的原因是:
1、猫总喜欢玩弄够了老鼠再吃掉它。
2、它跟老虎同族,可是有一副媚态。
3、猫在不适宜时期的嗥叫。
这三个理由是后来有的。其实也是鲁迅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针对欺凌弱者的人的一种憎恶,针对那些丑态百出的人的厌恶,针对动不动就喜欢责备处罚人的愤恨。鲁迅通过的仇猫的事来表明他的态度。
鲁迅此时又用了一个童话故事,内容大意是:老虎拜猫为老师,学了一些本领就认为自己很厉害,还想杀了猫让自己成为最厉害的。可是猫早有所觉,爬上树,老虎只能干瞪眼。
这里是不是讽刺那些忘恩负义、心狠手辣的人?也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思呢?
而那些应该猫干的事猫不管,老鼠也有好坏,我的隐鼠就不会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不能混为一谈,不辨是非。对于老鼠来说,猫自然可怕,可它最怕的是蛇。以小见大,写出论敌应该要知道谁最可怕,谁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人。
鲁迅在文中多次表明对隐鼠被猫吃掉,非常愤怒。这些愤怒其实也是对弱者或被压迫者的同情。后来也知道是自己偏听偏信冤枉了猫,但是仍然厌恶猫。实际是他自己把猫喻成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讽刺那些现代评论派文人“媚态的猫”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