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
通读完《三十六计》,突然萌生出一个疑惑。三十六计,在乱世纷争里固然能体现出它的战略价值。但是,之于当下,换言之,之于和平盛世,它的意义价值还有那么大吗?
我想,无论是说研究它有价值还是研究它无意义,两方各有其说辞。在此我仅从三十六计最朴素的研究方面来叙述。
无用论。乱世纷争,无法律准绳可言,黎民性命无从保障,各方诸侯也是枕戈待旦,以防被吞并。各方诸侯,为了自己能够一统天下,不惜用尽阴谋阳谋,不惜背叛与攻伐,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实现抱负的过程中,不必太多计较人情得失。比如,我攻取了你的地盘,并顺带将你追杀,我则不会有后顾之虞,不会担心你日后东山再起,再与我争夺江山。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用三十六计的话,虽然能够一时占尽上风,独领风骚。但是,潜龙勿用,那些与你竞争的人,不再像乱世能够斩草除根,同时我们从客观上讲,对方必然会记恨在心,伺机报复,这样,对方会始终是你的眼中钉肉中刺,对方视你亦如是。所以,回过头来想,我们使用计谋谋取到一时的胜利,但是我们输了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与善意。把答案交给时间,我们又该怎么拥有先见之明,去判断利弊孰大孰小呢?
有用论。虽然我们在和平盛世无法对对方斩草除根。但是我们也不必摒弃三十六计而不用,毕竟,三十六计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一直在人的思维活动里进化,而我们也在不同的环境里进化发展。古语云:“或跃于渊”,只要我们在用计谋定局面以后,能够居安思危,亢龙有悔,用实际行动打动对方,从仁义之根本上,使对方心悦诚服,那么又何尝不会达到双赢之局面。久而久之,对方也自会明白,何谓终日乾乾,何谓飞龙在天。
二者相较,我更青睐于后者,不仅是因为我对三十六计中古人智慧的钦佩,更是因为它时时刻刻体现着三十六计的时代性。战争从来不只是马革裹尸,龙战于野,它也包含我们肉眼不可洞察的战争,有时候这样的战争更加惨烈。而我们选择以何种方式出场,也决定着我们会如何谢幕。一言蔽之,战争无处不在,愿我们当下人在战争中以三十六计为衣裳,在日薄西山之时优雅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