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考试答不完/答不下/分数不理想
对应的思维:结构化思维之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带来的效果是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其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自上而下的表达),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311阅卷老师给分的重要原则是关键词踩点给分,整体有逻辑有篇幅。那么考试的时候也请先总结后具体,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先框架后细节。更为重要的是,平时复习阅读时也要先总结概括重点,先逻辑思考推理知识,这样平时记忆省力,考时不浪费时间思考。切记不要想哪写哪,不要委婉曲折。
2.如何评价和看待某一教育理论、流派、法案?
对应思维:批判性思维
这个词大概每个教育学子听到的高频词,毕竟这是全球教育目的核心素养的元素之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时刻面对嘈杂混沌。疫情期可能很多人都被信息耍过,感觉依靠自己的脑子是很重要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对断言、结论和论证进行质疑和思考,问题是人在新知识获取时容易相信知识是真理,好像没有时间去质疑,而且不基于理解原文就去胡乱质疑的思考是幼稚的。个人建议第一次学习新知时用海绵式思维,尽可能吸收原理论的内容。但在复习或者总结时用淘金式思维,积极与理论互动,思考为什么、什么情境之中、什么缺陷、后续有什么理论弥补、现实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也是一直对二战党强调基于文本高于文本的融合思考的重要性。
3.背书记不住,不知在背什么?
对应思维:逻辑思维
一般逻辑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因此不要跑题、混淆概念、把定义当做无意义的背诵。即使背诵也不要让思维无序混乱甚至真空之中。背之前应该想想从概念出发,整个主题如何保持前后一致,找到明确的逻辑线条和充足理由(比如找到国别教育史某阶段的发展诉求与目标,通过推导就能自然记忆许多知识点)。
4.有时不能理解教育理论之间的争鸣或者教育时事热点的复杂性?
对应思维:换位思维
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和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开展自己的推论。
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克服自我中心,无论是民族的、种族的、地区的还是个人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系统,毕竟其研究对象是人。不同的教育理论基于不同的情境、社会结构、时代背景、阶级角度,多元化的争鸣是进步。而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很多教育问题并非能被教育内部解决,教育实践里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考虑,这里涉及到教育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多换位,可以理解,基于理解,再改进。
这里也分享下有些沙雕的记忆方法,可以把自己代入到某个教育思想家,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教育督导去视察各个时代国别的教育,也可以假装自己是老师如何将所背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包含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反思比较和逻辑表达等思考,让记忆更高效一些。(也可能被颁发奥斯卡小金人哈哈哈)
5.如何做311考研笔记?
对应思维:可视化思维
以前一直强调别光看书不做笔记,后来强调笔记不是摘抄,好的笔记是系统融合的思维体现。
可视化思维(平时用最多的就是思维导图)是有限容量的大脑的缓存,混沌大脑的加速器,是行动指南。一些现成的思维模型就对当今很有效,比如对拖延癌患者就遵循越重要的事越先做,越简单的事越先做。大部分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对于考研党而言心知肚明),同时自己也能利用可视化思维制作自己可视化的目标、每天任务进行自我监督,制作每个主题知识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复习。
6.考研规划如何做?
对应思维:流程思维
其实还有些伙伴会直接问上岸秘籍。秘籍思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即使对方说的是真的,也很难复制粘贴操作。备考是一个需要全流程优化的复杂事情。当然录取比、竞争对手、考试难度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你能把握时间和流程。剩下的八个月如何划分阶段,需要实现什么目标,每个阶段需要怎么做,如何检验反馈是要想清楚的,不要焦虑不要拖延,等时间节点过了只能望洋兴叹,出现问题及时反省或求助不要损耗耽误下一阶段。
7.除了关注教育学还要做什么?
其实关注应该换成专注,既然选择考研那就风雨兼程吧,好好深耕。但从系统论来看,教育是一个子系统,教育学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学科。闲暇之时看看相关书思考和教育的生态、系统、趋势有何联系,无形之中也是对教育素养的提升。最后,教育学考研不仅仅是求学之路。也是自我学习方式变革之路。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希望结束的那一天你可以说我学到了,改变了,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