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7:我奋斗了8年,才和他一起喝了这杯咖啡

弗兰克的文章《我奋斗了8年,才和他一起喝了这杯咖啡 》,整篇文章,都在叙事,回忆过往经历,语言直白但句句发人深省。

12年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 标题是《我奋斗了18年, 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它讲述了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获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权利的故事。

那篇文章风靡于2004年, 那个时候,我还在理工大学读书,每日里上课、吃饭、睡觉、打游戏,过着神仙, 或者也可以说,是“猪”一样的生活。

尽管我自己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大学,但是毕业后依旧不能放松。

就像弗兰克大学里“享受安逸”,才会毕业后进入富士康“安稳度日”,到之后在职场上浮浮沉沉的探索方向,艰难前行。

现在的我。没有资本“安逸”,现在不努力进取,未来就会被社会淘汰。没有谁的人生是轻松的。

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我开始有意识的搜寻职场前辈们所写的职业规划与面试技巧相关的文章。四处探寻之际,我在天涯论坛发现了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帖子——《我为这个职位准备了四年》。

弗兰克在天涯遇到了简哥,被简哥的励志人生所打动,然后开始自我思考。到2007年线下与简哥见面交谈找到人生方向之后,弗兰克就一直朝着“成为项目经理”这个目标努力,咬牙坚持了5年,终于实现目标。

弗兰克的这段亲身经历,论证了偶像与群体的重要性。

偶像其实是一种信念,一种“我也想成为某种人的信念”!人一旦有了信念,就会全身充满力量,开始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直到他变成了信念中的“偶像”。

而群体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又颠覆人性的!孟母三迁的道理大家都学过,但为什么大学生们就是喜欢窝在寝室的床上打游戏看电视刷微博逛淘宝、而一波波懵懂无知的新生们兴致勃勃的加入“巨婴”队伍?如果我们进入大学时,周围的学长学姐都在为学术、梦想挑灯夜战,新生们的大学四年肯定也会是争分夺秒、步步提高。

工作之后,是加入吐槽上司批判社会的口水军中,还是和每天坚持跑步、学英语,不断精进自己的励志派中?很多时候,你选择了一个群体,然后群体改造了你。

其次,人生有幸遇到一个“贵人”或“高人”指点,人生能少走很多弯路。

弗兰克如果没有遇到简哥,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的弗兰克。

笨鸟如果没有遇到弗兰克,就不会有快速成长的笨鸟。


要做正确的事,要坚持,比自己优秀的人不一定比自己走得远;

要做有门槛的事,包括买房,迈门槛的那一刻是有些困难,但咬咬牙,挺一挺,门就在身后,槛儿就过去了;

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出来混不容易,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这是简哥对弗兰克说的话,也是弗兰克想通过他自己的文章对读者说的话。

看过《超强大脑》的小伙伴都会惊叹参赛选手的智商之高!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高智商的人存在,包括身边,脑子转得比自己快的人一堆;

关键是那些智商不高的人情商比你高,见鬼说人话的本事自己是望尘莫及。

还有身材比你好、长得比你好看、家境比你好……

放眼望去,自己好像没什么特长。但是,好在时间是公平的,只要肯努力坚持,总会有所回报。

正是因为“坚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聪明人都不屑去做,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看起来“太蠢了”!这给了很多普通人一个成功的机会。

要做有门槛的事情”,实际上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让自己跳一下才够得着的”目标。人要懂得给自己设置障碍,让自己不断成长,时刻保持竞争力。

很容易就完成的目标,并不能让自己的能力提升;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保持竞争力,就得让自己不断提升,就得去做“要努力一下才能完成”的目标。


谢谢弗兰克遇到了简哥,谢谢我们遇到了弗兰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