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解——大同小异:同什么?异什么?
大同小异一词,最早出自《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胡风俗;大同小异;不能具录。”
意思就是“差不多”。
阳明先生讲“不求异
于人,但求同于理”。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彰显自我”,而是应当努力与天理趋于一致——求同于最根本的天理,而非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回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回到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会为了别人不认同我们的意见,跟别人争个脸红脖子粗,非要论个是非长短;在家里,我们会为了谁多刷个碗,谁没干活之类的琐事争吵埋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同是一部门的人,却形同陌路,更有甚者,自相残杀。
仔细想想,值得吗?
争得一时口舌之快,让别人口服,于我们这颗心又有何益?只念念于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除了让彼此的心越离越远,还有何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或者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高明,对整个团队发展的根本利益视而不见,没有了团队合作,我们自己的荣光又能存在多久?
为什么我们心生抱怨?为什么我们这么斤斤计较?为什么我们忘却根本目标,而在枝叶上纠缠?究其根源,是我们这颗心出了问题。大同小异,是指心大则同,心小则异。
心若小,就有了分别心,看别人总是不顺眼,人际之间就有很多分歧、矛盾。心大了,就会包容彼此,目标一致,利益一致,志同道合。
心大了,天大的事儿都不是事。
心若小,再小的事情,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试着放下那颗差别心,再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周围的人,可能一切都会很美好。世界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这颗心。